第二百五十九章 深思熟慮-《開海》
第(1/3)頁
說是難,其實真做起來了也容易,因為牧野兵都認字,而東洋旗軍都有一定的文、數能力。
很快一支直屬于倫敦知府的衙役就從各個部隊抽調出來,這支武裝力量成分復雜,有東洋軍府的廚子和軍醫、有西班牙的斷手老兵、也有牧野的部落天才。
廚子是劉志,剛在倫敦郊外當了半個月的地主老爺,又被將軍一封調令招來,原因讓他萬萬想不到,居然是因為他手下的小廚娘百麗兒。
湯顯祖需要一個既愿意辦事、又能勉強聽懂漢文、還可以熟練跟倫敦百姓交流的人。
這樣的人其實有很多,在湯顯祖的隊伍里,有三個退役西班牙老兵能滿足他的要求。
其中之一是西班牙劍盾步兵費老三,被選入衙役是因其有小貴族炮兵出身,粗通文墨、知曉數術、驍勇善戰。
費老三在北方的戰斗中跟隨楊策抵御蘇格蘭軍團,在跳入敵陣時右臂受傷,如今骨頭被軍醫上了夾板吊在脖子上,往后要用左手劍。
雖說西班牙劍客練的都是雙手劍,右手長劍、左手短劍,在戰技上并不耽誤,但最精銳的劍盾步兵顯然用不上他了,恰好他也很希望跟著明軍干,就成了倫敦的衙役武裝。
用費老三的話說:“英格蘭人的語言是拉丁語的仆人,一種粗鄙、簡陋的野蠻人語言,隨便一個什么人都能熟練掌握——不過沒有掌握的必要就是了。”
當湯顯祖面露不解,費老三哈哈大笑地邊說邊寫出兩個‘野蠻人’。
他先說了拉丁語的外族的,寫做‘barbaros’,又說了英語的這個詞,寫做‘barbarian’。
不論面部表情還是語調用詞上都好不掩飾自己的鄙夷,道:“瞧,就像小孩子抄錯了字,這個詞本就是羅馬人稱呼他們的,他們拿這個稱呼愛爾蘭……不,是艾蘭兄弟。”
這個時代的英語,費老三說的恰如其分,若要提出一個對照的話,那就是沒有唐宋古文運動、沒有魏晉建安文學、甚至連詩經都尚未出現前的漢語。
不過實際上,羅馬人口中的外族的,其實最早也用來稱呼西班牙人。
那個詞本身和夷狄、番夷沒什么區別,英格蘭人稱愛爾蘭人用這個詞,就像日本人稱作西洋人用‘南蠻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