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胭脂坊-《開海》
第(1/3)頁
治理倫敦一開始確實累一點,不過一旦事情都吩咐下去有人做,倒也沒那么繁忙。
畢竟戰爭來得又快又短,幾乎在人剛剛感到畏懼,沒來得及讓人習慣戰爭的存在,便已恰到好處地結束。
如今的英格蘭群魔亂舞。
圣公會的大本營西敏寺被明軍占領,先當廚房后做醫院,如今又成了漢文學堂;國教式微,天主教跟著艾蘭與西班牙的士兵漂洋渡海,在這座島嶼上死灰復燃,民情洶涌,要對清教徒展開清算。
遍地的山賊流寇沒了貴族鎮壓,今日在官府領了田地,明日賣掉田地再度落草,誰拿他們都沒辦法。
就算是湯顯祖是名揚天下的舉人公,還在牧野縣有過一年主政工作經驗,依然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能入鄉隨俗。
孔子有因材施教,湯顯祖也有投其所好,遠大的事情他無暇多顧,只要那些落草山賊還沒成為叛軍、鄉野的百姓有東洋旗軍代為看管農莊,一時半會他也沒精力去管。
管好倫敦城下劉志口中之刁民,不叫他們耽誤城內的官衙建設,才是湯顯祖心底重中之重。
他們愛喝酒,別管是白山的葡萄酒、西班牙的雪莉酒,東洋的牧野釀還是哈瓦那的朗姆酒,官府統統打發船隊帶著一疊又一疊的東洋亞洲通寶去收購。
他們愛妓院,知府衙門從普州參將應明麾下請來魏進忠,專門把倫敦下城所有妓院統合登記,推平貧民窟一片無人屋舍,建起八街十四巷,定名胭脂坊。
計劃將十八個持舊都鐸王室經營許可的大妓院,六百七十名官方娼妓、兩千四百六十散娼統合為青樓四十八家,發以官票準其經營。
這事對不識字的魏進忠而言并不容易,因為在他的管轄范圍內,溫切斯特主教約束妓女的法律公文實在太多了。
魏四爺連漢字兒都不識得多少,還指望他能弄懂這些字兒?全靠劉志、費三、百麗兒氣急敗壞地給他多方猜測、互相翻譯、心電感應溝通。
之所以氣急敗壞,是因為大伙兒覺得這些法律條文都很無禮。
其中固然有一些講道理的條文,比如老鴇不能違背妓女意愿強買強賣;不可借貸給妓女超過一定數額以免其還不上債務;宗教女性、已婚和孕婦不得參與此行業之類的。
但更多的,在魏四眼中就很過分了,諸如不能交男友甚至不能結婚、不能穿圍裙以免和良家婦女混淆,必須陪當晚的最后一個客人過夜之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