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章 鄉約-《開海》


    第(1/3)頁

    天下之民,各遂其生,各獲所愿,各從所好,各騁所長,就其力之所能為,與心之所欲為,勢之所必為者聽之。

    千萬其人者,各得其千萬人之心,千萬其心者各遂千萬人之欲。

    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篤,萬物并育而不相害。

    尋找楊兆龍的路上,李贄一直反復對自己說著這些話,這些他對美好世界的全部向往,此時此刻就在牧野縣。

    他太想見見楊兆龍了,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樣的知縣,能把縣中如此治理。

    李贄見過兆龍的哥哥楊應龍,在西南明緬戰爭,姚安知府領親訓姚安營三千將士馳援神護關,到地方發現神護關沒了。

    這個從川貴交界來的土司把云南的神護關向西硬挪了三十里。

    直到李贄離任,神護關西邊的孟養宣慰司、東邊的騰沖衛,百姓都為楊應龍立了生祠土地廟,管他叫移山將軍年年香火不斷。

    后來聽說播州被朝廷遷去新明,上次出海去南洋,李贄僅去到呂宋就沒再往南走,因此也沒見到。

    不過就因這事,李贄對楊應龍有很深的印象。

    連帶著,認為楊兆龍也會是個很厲害的人物。

    偏偏李贄沒想到,牧野知縣是個常年翹班,他在牧野北站等了整整兩天半,才被拉上往北方跑的火車。

    牧野不是大明狂野的北部草原,盡管這里有縱橫上千里的鐵路線,但像樣的火德星君只有一位,還是去年才經過整整兩年的海上漂泊送到牧野的,名字也很簡單,拉上四車皮,叫牧野甲字軍列。

    名為軍列,但李贄所見牧野來回調動的部隊在陸地靠兩條腿、下海則靠兵船,坐軍列的根本沒有正經士兵。

    簡單來說,這個能用四天時間移動百人至一千二百里外的軍列,只是楊兆龍的私人用車罷了。

    “老先生說的是土民?他們叫長屋聯盟,或者說蓋房子聯盟也行,本來是五個世代交戰的大部落,后來聯合到一起,進攻其他部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