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與世長存-《開海》
第(2/3)頁
農活是他拿手好戲,種地插秧總是比別人干得又快又好,他聰明伶俐,總認為天生有才能、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考科舉那年,看重他的二大爺拿出棺材本,整個宗族湊出白銀十四兩送他考試,拿了個秀才回家,卻沒錢再去考舉人。
他會書法、會畫畫、會寫詞能寫詩,知道人生之艱難,也看過崇山峻嶺之風采。
他不屑于當個跑堂的、算賬的、教書的,喝醉了,夢想要在最近的府城外買上二頃地、蓋起二進八間懸山頂的大房,憧憬著有一天成為人上人。
有一天他離開家鄉出外闖蕩,留著垂垂老矣的父母與青梅竹馬的姑娘,說去投奔他處,混出名堂就回家。
他沒能投奔到哪個大員身邊做幕僚,最后加入帝國的后備軍校,穿著有好幾顆銅扣子的新軍兵服,每天喝牛奶吃雞蛋,二兩的月俸享受著整個帝國最新的軍士技術。
手腕粗的長矛刺斷三根、負重奔襲跑壞了膝蓋,就連停訓休息那半年都把精造天下太平銃的銃管打彎兩條,一斤裝的虎蹲炮火藥包一天能打空八包,練習炮術佛朗機炮都被打漲兩門,火箭、掌心雷更是沒完沒了地放。
他不想在老家的府城買房了,將軍說帝國在海外有大片未經開墾的土地,等他們出海退役,可以隨便挑選一個地方,官府會給五百畝甚至更多的荒地。
帶著這樣的憧憬,他成為光榮的北洋騎兵,加入帝國最精銳的部隊,為皇帝照臨四方而戰。
為此不惜在麻家港的隆冬蜷縮發抖、在常勝縣的盛夏大汗淋漓,在白馬河的泥濘中與敵對的西班牙人浴血廝殺。
終于,遙遠大洋的另一邊,帝國商人說有一片土地要歸附大明,調令很快就下來,年輕的天之驕子乘著能買下整個城鎮的巨大戰艦,在大東洋的萬頃波濤里被咸濕的海水濺了一身。
他來到普州、來到倫敦,這個比他家鄉到北京還遙遠十倍百倍的偏僻地方,打贏了一切所能打贏的戰斗,最后因為仁慈放下端起的鳥銃。
死在一把從背后刺來的卑劣匕首上,沒有棺木、沒有草席,人們發現他時躺在叢生雜草里,價值數十兩的裝備無影無蹤,腐壞的尸首被野狗與渡鴉蠶食。
他留在家鄉的父親收到消息后積勞成疾很快去世,母親不能接受發了瘋每天站在村口樹下等孩子,青梅竹馬的姑娘在第三年尋了人家,給一個和他沒有任何相似之處的富商做了小。
而他,只是東洋軍府向朝廷年度報告中四位傷亡數字的其中之一,在十幾個文件中出現,只有一個留下他的姓名,并在十幾年之后被某個清理檔案的吏員拿去燒掉。
應明并不覺得這樣的劇情在這片土地上真的發生過,但他認為相似的事每天都在發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