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開海》
第(2/3)頁
因為戰爭,戰爭讓更多人失去賴以生存的空間,不論他們是否愿意,在已被占領的土地上、在雙方反復爭奪的土地上,他們必須選邊站。
沒有中間地帶。
順天安民義軍繼續踏步向前,占領曼徹斯特不過半月,便先發將軍趙燦收取利物浦,后命上杉景勝移師北方,奔殺約克郡谷地。
利物浦不是個大地方,只是個有百余戶的小鎮,就算集結周圍村鎮,也不過上千戶人。
但它在趙燦眼中位置很好。
“這很好,可以建海港、造船塢,直通艾蘭,把山區的石灰、大理石,銅、錫、鉛、銀賣過去。”
在趙燦身邊站著的,是從前線退下來的孟信,似懂非懂的點著頭。
“艾蘭的朱曉恩和白老虎都有錢,那邊還有成熟的船廠,咱們的東西賣過去,回頭就能買船有自己的船隊,有了船,跟東洋軍府的常勝做買賣去。”
趙燦什么都不細說,因為再細說的事他也不懂。
換來孟信大眼瞪小眼:“那將軍,我在這該干嘛?”
孟信身有十七個首級的功勛、能聽說漢語,又正趕上知府湯顯祖、總兵官應明對英格蘭多提拔愛爾蘭軍士的建議,直接由火槍手升任百戶。
被調到利物浦,現在這地方的名字叫鰻魚港百戶所,隸屬于山北千戶所。
因為利物浦原本的名字就叫鰻魚池塘,這守著默西河,默西河里有許多鰻魚。
這附近居住的百姓,都歸鰻魚港百戶管理,屬于軍政一把抓的官職。
“咱們山北千戶所將來要升衛,十個百戶所會有五個升為千戶部,鰻魚港下轄土地大、百姓多,是最容易升千戶部的。”
趙燦說的還是車轱轆話,他沒當過百戶、也沒當過千戶,打從愛爾蘭跟著劉汝國起兵就是將軍,仗是不太會打,治理地方更沒經驗。
很難從百戶該做什么事上給孟信提出像樣的建議。
他想了想,經過深思熟慮,說出一句至理名言:“反正,地不能荒,荒了就種點什么。”
實際上這不是將軍給百戶的建議,而更像是一個資深農民武師給兒子的建議。
他們這幫人,或者說類似大中華觀念下的半獨立軍閥政權順天安民義軍,劉汝國也好、趙燦也好,他們都擁有相同的人生。
命賤骨頭硬,半生面朝黃土,不論墾辟荒野還是揭竿而起,忘不掉自己的手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