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轉向堂內諸將,朗聲道:“諸位將軍,亦是有功之臣!自今日起,前塵舊怨,一筆勾銷!爾等皆是我大漢忠勇將士!待他日掃清叛逆,匡扶社稷,本侯必為諸位向朝廷請功!” 安撫的話語,加上明確的承諾,讓堂內殘余的緊張氣氛徹底消散。不少西涼將領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神情,甚至隱隱有些期待。 劉珩隨即臉色一肅,沉聲道:“然,事不宜遲!張將軍,請即刻下令,開汜水關門,迎聯軍入關!同時,封鎖消息,整肅軍紀!凡有異動者,格殺勿論!” “諾!” 張濟此時再無半分猶豫,抱拳領命。他知道,自己已無退路,只能全力配合劉珩。 “文和先生,” 劉珩看向賈詡:“請即刻草擬一份詳細軍報,將董卓西竄路線、兵力部署、隨行人員、以及……李傕前鋒動向,盡可能詳述。此報,需以最快速度,設法于董卓大軍到達之前送往潼關徐晃、梁衍二位將軍處!事關全局,至關重要!” 賈詡眼中精光一閃,立刻明白了劉珩的用意——不僅要拿下汜水關,更要利用他掌握的情報,為潼關決戰鋪路!他躬身應道:“詡領命!必不辱使命!” 劉珩滿意地點點頭,目光投向西方,那里是潼關的方向,也是董卓最后的掙扎之地。他對賈詡道:“此地事了,先生可愿隨我……同往長安?” 賈詡心頭一震,迎著劉珩那深不可測的目光,再次深深一揖:“敢不從命!” 他知道,這是劉珩的信任,也是他賈文和在新主面前立足的真正開始。潼關,將是董卓的墳場,也將是他賈詡新生的起點! 劉珩此行可謂大豐收,不僅有張濟和三萬西涼軍,更有張繡這員猛將,最重要的,還是賈詡這個頂尖謀士的加入,這使得劉珩的羽翼日漸豐滿。 沉重的汜水關門,在無數雙或震驚、或復雜、或釋然的目光注視下,轟然洞開! 關外,接到劉珩信號的聯軍先鋒孫堅部,早已嚴陣以待。 當看到關門大開,劉珩與典韋當先策馬而出,身后跟著神色復雜的張濟、賈詡及一眾西涼將校時,孫堅眼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光芒! “陽武侯……竟真的……成了?還收了張濟賈詡?” 他喃喃自語,隨即猛地一揮手中古錠刀,聲震四野:“兒郎們!汜水關已下!隨我入關!” 聯軍如潮水般涌入這座阻擋了他們多日的雄關,兵不血刃! 而劉珩在孫堅復雜的目光中,只是微微頷首,隨即目光便再次堅定地投向了西方——潼關,那里,才是最終的戰場! 汜水關被聯軍控制后,諸侯便在汜水關內休整三日,劉珩也借此時機整頓西涼降兵,對有異心者,劉珩讓張濟嚴格貫徹落實他用過很多次的“就地格殺”政策。 三日后諸侯聯軍再次拔營,直奔洛陽。 大軍抵達洛陽時,洛陽的焦土仍在冒著縷縷青煙,空氣中彌漫著焚燒后的刺鼻氣味。 斷壁殘垣,滿目瘡痍,大漢王朝昔日最繁華的帝都只剩下無盡的悲涼。 各路諸侯的營帳駐扎在洛陽殘破的宮城外,入城的喜悅很快被眼前的慘狀沖淡。 士兵們在斷壁殘垣間搜尋著可能的幸存者或遺落的財物,將領們則忙于接收殘存的府庫——盡管府庫已被董卓洗劫大半。 同時眾人也在安撫或者說控制洛陽周邊惶惶不安的百姓。 變故,發生在宮城南面一處坍塌的殿宇旁。 這一日,長沙太守孫堅正帶著程普、黃蓋等一眾心腹將領在一片瓦礫堆中巡視。 突然,有士兵來報,說在清理一口深井時,發現井中有異樣。孫堅心中一動,親自帶人前往查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