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文公,你負責將屯田之事擬出一個章程,從旁調度,與叔至共同負責此事!” “諾!” 整頓吏治則是左馮翊當下的另一件大事。法衍就任決曹掾,他精通律法,性情剛烈,對郡府積壓的陳年舊案、豪右勾結官吏欺壓良善的訴狀,來者不拒。耿氏、韋氏依附之小族,凡有不法,皆被法衍揪出,按律嚴懲,毫不容情。 一時間,郡府衙門前喊冤告狀的百姓絡繹不絕,法衍秉公斷案、不避權貴的名聲迅速傳開。 郡中殘余的胥吏豪右,面對這個不講情面、只認律法的“冷面判官”,無不戰戰兢兢。 劉珩則坐鎮幕后,對法衍的鐵面無私給予了絕對支持,凡有膽敢阻撓、說情甚至威脅者,徐晃的貫石斧便是最好的回應。左馮翊的官場風氣,在鐵腕與律法的雙重滌蕩下為之一清。 與此同時,“保境安民”成了劉珩發展武裝力量最好的幌子。 羌亂雖然暫退,隨之而來的是小股流寇和趁亂崛起的山匪盜賊,部分流寇山匪經過多年盤踞,在左馮翊已經成了地方大患。 再加上中平二年三月開始,韓遂等人率領數萬騎兵打著誅殺宦官的旗號入寇三輔,右扶風已經成了戰場。 皇帝雖然先后派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和中郎將董卓征討,但是二人都無功而返,這也導致了邊章、韓遂等實力進一步擴大,號稱有十萬之眾,天下為之騷動。 雖然記憶中韓遂等人沒打到左馮翊,但是隨著劉珩的到來,歷史已經有些偏差了,必須要早作準備以防萬一! 徐晃被劉珩委以重任,以郡兵名義,在耿、韋、杜三家默許甚至提供部分錢糧的“贊助”下,開始低調招募、嚴格訓練一支真正的精銳。 訓練場設在遠離城池的涇水河谷,隔絕窺探。訓練極其嚴苛,遠超尋常郡兵和陳叔至的屯田軍。 與此同時,劉珩的目光投向了星散于司隸、并州邊境的黃巾余部。 一支打著“破羌中郎將”旗號(劉珩在羌亂后向朝廷請封所得虛職)的部隊,在屯田事宜落定后,由鄭渾具體負責屯田之事,空閑出來的陳叔至親自率領這支部隊悄然北上。 他們一邊剿滅沿途流寇山匪,一邊向北推進,到左馮翊北部邊境后,不尋求與大隊黃巾決戰,而是專門尋找那些規模不大、處境艱難、首領尚有理智的小股黃巾。 剿滅冥頑不靈者,收編愿意歸降者。歸降者經過甄別選拔后,部分精壯補充入徐晃的秘密新軍,大部分則打散編入“安民堡”的屯田軍戶。 陳叔至手段老辣,恩威并施,數月之間,左馮翊北部邊境幾股較大的黃巾勢力或被剿滅,或被收編,地方治安大為好轉。 而劉珩麾下,一支經歷過數次戰斗淬煉、忠誠度更高的核心武裝力量,也在無聲無息中壯大。 轉眼間,中平二年便結束了。 中平三年甫一開春,左馮翊各縣便在鄭渾等人的帶領下開始了春耕。與此同時,徐晃則率麾下那支訓練已久的部隊,打著郡兵的旗號,開始對整個左馮翊境內的流寇盜匪進行最后的肅清,是練兵亦是驗兵。 …… 四月,左馮翊迎來了一位風塵仆仆卻難掩清雅氣度的客人——荀彧,荀文若。 這位出身潁川荀氏、名動天下的王佐之才,在中平二年六月收到了劉珩的一封親筆信,而后他一路西行,親眼目睹了司隸其他郡縣的凋敝混亂與左馮翊的勃勃生機。同時也聽聞了太多關于劉珩的傳聞,終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激蕩與好奇,來到了高陵城。 劉珩得知消息,親自出城相迎,當見到荀彧的那一刻,劉珩的內心是恍惚的,這位被曹操評價為“吾之子房”的漢室孤臣,最終因曹操晉魏公而與之決裂。 縱觀荀彧一生,自幼讀的便是儒家忠君愛國那一套,后來又看遍了大漢傾頹的紛爭,意圖扶大廈于將傾。忠于漢室卻又不忠皇帝的他遇到了意氣風發的孟德公,以為通過“奉天子以令不臣”便能掃清寰宇,再造大漢河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