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中平三年,秋分時節,此時的秋風已經帶上了關中平原特有的凜冽。 一支自冀州而來的隊伍正向著西南方向的高陵城行進。 這支隊伍約百余人,為首之人,竟是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星目劍眉,豐神俊朗,身披尋常皮甲,外罩半舊的白袍,胯下一匹白馬,一路的風塵仆仆都未能掩其眉宇間的勃勃英氣。 而此時的高陵城郡守府內,劉珩在接到一封信后,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亮色。 隨后他親自迎出城外,在官道旁等待。 當一支百余人的隊伍出現在視野中時,劉珩迅速起身眺望。 隊伍到近前,為首的俊朗少年看到劉珩后迅速翻身下馬,抱拳行禮:“常山國趙云,率郡國義從,拜見劉府君!” “子龍快快請起!” 劉珩狠狠的壓住嘴角,盡量讓自己看著平靜一些,隨后親自上前扶起趙云:“常山俊杰,遠道來投,乃我左馮翊之幸!一路辛苦,先入城歇息。” 而后劉珩把著趙云手臂進入城中時問道:“我曾聞冀州豪杰大多投奔于刺史王芬,子龍為何舍近而求遠?” 趙云誠懇地說道:“而今天下不定,百姓有倒懸之危。我等皆認為當追隨施仁政者,曾聽人言:若天下郡守皆如左馮翊劉侯,何愁天下不太平?故來投府君!” “此謬贊也!” 劉珩有些汗顏,這些話是從哪兒傳出來的?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嗎? …… 劉珩并沒有立刻給趙云顯職,而是將他與一眾義從編入徐晃所部,趙云則暫代屯將一職,參與清剿左馮翊境內殘余的流寇盜匪。 對于劉珩的安排,趙云毫無怨言,只是認真地執行著每一次命令。 直到一個月后,一股盤踞山中時日已久的山賊,依仗地利將徐晃所部誘入狹窄山谷,并以滾木礌石堵死退路,居高臨下放箭,形勢危急。 就在徐晃欲不顧傷亡強行突圍時,一聲清越的叱咤響起:“公明將軍莫慌!趙云來也!” 只見趙云率數十騎出現在谷口,趙云縱馬沖向山賊頭領,胯下馬如離弦之箭,直奔那山賊頭領,距離還有二十步時,趙云猛的擲出手中銀槍! “噗嗤!” 銀槍精準地貫穿了那頭領的身體,將其釘死在身后的樹干上!勢大力沉的一槍瞬間嚇破了一眾山賊的膽。 “好!” 徐晃看得熱血沸騰,大吼一聲:“兒郎們,援軍來了,隨我殺出去!” 他掄起貫石斧,當先向谷口沖殺。 趙云拔出銀槍,與身后一眾義從殺入敵群,隨著槍影翻飛,群龍無首的山賊迅速潰敗。 徐晃沒了谷口箭矢滾木的壓力,率領部下迅速殺出,隨后便是攻守易形,徐晃與趙云在山中四處剿殺潰敗的山賊。 此戰之后,徐晃與趙云二人愈發惺惺相惜,情同莫逆。 而后趙云以其過人的武勇和沉穩的性情迅速在劉珩軍中站穩腳跟。 中平三年九月十七,劉珩正式任命趙云為校尉,獨掌劉珩麾下精銳騎兵,號“玄甲營”。 趙云則因其白馬銀槍,士卒皆敬稱其為“白馬校尉”。 中平三年冬月,寒風如刀子般刮過左馮翊北部的黃土塬。 一伙約僅有十余人的流寇直撲左馮翊北部的一處屯田村落,雖然人數不多卻兇悍異常,為首的大漢尤其顯眼:身高近九尺,膀大腰圓,黢黑的臉龐上環眼怒睜,一臉短須如同鋼針,有些丑陋的面貌配上極其高大的身形,讓人很難不注意到。 而后在村口,這支流寇遇到了徐晃親率的一支三十余人的精悍巡邊小隊,慘烈的遭遇戰瞬間爆發。 徐晃的部曲皆是百戰老兵,憑借著甲胄傍身結陣而戰,悍勇無比。然而那匪首更是兇悍,硬生生撞入軍陣。 一名持盾悍卒試圖阻擋,被匪首一戟橫掃,隨后狠狠撞在盾上,士卒連人帶盾都被撞飛出去,另一名挺矛刺來的士卒,被匪首左手一把握住長矛,隨后一腳便踹得那士卒倒地抱腹,哀嚎不已。 徐晃看得眼角直跳,怒吼一聲:“賊子休要張狂!徐晃在此!” 隨后他棄馬步戰,揮動貫石斧,迎向匪首。 “鐺!鐺!鐺!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