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云得劉珩令后,毫不遲疑,當日便率領麾下八百玄甲輕騎拔營而起,向西疾馳。依照劉珩的將令,持節先行抵達右扶風治所槐里。 右扶風鮑鴻如今早已焦頭爛額,境內烽煙四起,王國韓遂等人的游騎已經在西部邊境肆虐。 聽說左馮翊先鋒精騎已經到城外,還帶著天子節杖,哪里還敢怠慢,急忙命人將趙云請進城內。 在見到趙云后,得知徐晃陳叔至二將亦已率部來援,自然萬分高興,對趙云提出的糧草補給與駐防雍縣的要求無不應允。 隨后又令長史賈浩率剩余郡兵和一眾新募青壯直奔陳倉,同時命駐守陳倉的右扶風尉周會在徐晃軍抵達陳倉后全力協助徐晃守城,不得陰奉陽違,給予了徐晃最高的權柄。 徐晃與陳叔至則率領以破羌營為骨干、輔以萬余屯田軍的主力,浩浩蕩蕩西進。 大軍在云陽稍作休整后,便繼續向西南開拔,卻并未直奔陳倉,而是先在雍縣外休整,與趙云匯合。 是夜,雍縣城外,徐晃軍中大帳燈火通明。 徐晃、陳叔至、以及匆匆趕來的趙云齊聚一堂。 “公明將軍,侯爺言叛軍必攻陳倉,這我理解,陳倉乃要阻,然侯爺為何斷言我等只需要堅守,叛軍久攻不下,自會退去?” 陳叔至看著地圖,眉頭微蹙,他性情謹慎,但又覺得僅靠堅守太過被動。 徐晃虬髯顫動,沉聲道:“侯爺深謀遠慮,必有其道理。然而徒守而待賊退,實非良將所為。叛軍勢大,如果一味死守,縱然城池不破,但是我軍必定傷亡頗重,且難以重創其主力。” 趙云目光銳利,接口道:“公明所言極是,云以為當尋一良機挫敵銳氣。我部八百玄甲營皆是輕騎,來去如風,或可擾敵后方,斷其糧道,使其不能安心攻城。” 徐晃思索片刻后,一拳砸在地圖上陳倉以西的吳岳山:“叔至,我給你五千破羌營精銳,帶十日糧草,再多帶弓弩,秘密潛入此山,依山勢而藏,沒有我的信號,絕不可暴露!” 他又看向趙云:“子龍,你率玄甲營,并右扶風所有可用騎兵,游弋于陳倉外圍。待叛軍初至,立足未穩之時,你尋找合適時機襲擾。若韓遂等人攻城,你便從其側翼和后陣伺機沖陣!但要記住,一擊即走,絕不可戀戰,你的任務是擾亂他們的陣形,而非決戰!” “公明此番安排甚妙。” “依公明之言!” 陳叔至、趙云聞言應聲領命。 徐晃這番安排,守中有攻,暗藏殺機,正合陳叔至和趙云二人的心意。 次日,陳叔至悄然率兵晝伏夜出,直奔吳岳山,而徐晃和趙云則率兵直撲渭水畔的重鎮陳倉。 陳倉,坐落于渭水與崤山余脈之間,控扼著關中通往涼州和漢中的要道,城墻雖然歷經歲月風雨,依然高大堅固,乃是右扶風西面最重要的門戶。 徐晃在抵達陳倉后與周會賈浩見面后,簡單寒暄后便要求交接防務。 周會雖然對此心有不滿,但因為早已接到鮑鴻措辭頗為嚴厲的命令,加上徐晃有天子御賜劉珩的節杖在手,所以也并未多說什么,克制住了心中的不滿,只管配合。 隨后徐晃在周會和賈浩的帶領下親自勘察了一遍城防,叮囑士卒加固工事,并將帶來的守城器械一一部署到位。 數日之后,煙塵蔽日,王國、韓遂、馬騰等人率領的叛軍主力果然浩浩蕩蕩抵達陳倉城外。 連綿十余里的營寨覆蓋了渭水北岸的原野。叛軍聲勢浩大,人馬嘶鳴,旌旗招展,似乎頃刻間便能將小小的陳倉城碾碎。 由于遠來疲憊,抵達陳倉后并未著急攻城,就地安營扎寨后便埋鍋造飯。由于不久前剛在涼州接連打了勝仗,所以壓根沒將城中的守軍放在眼里,認為不過是又一伙待宰的羔羊。 子時,營寨中除了少數巡邏的士卒,大多數人馬都進入了夢鄉。 突然,營寨外傳來一陣聲響。 “敵……” 叛軍外圍哨塔上的士卒發現了不對勁,急忙發出警報,話音未落,便被一箭射殺。 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眾騎兵如洪流般突入營區! 趙云一馬當先,胯下白馬疾馳入營,手握龍膽亮銀槍,所過之處皆是人仰馬翻。 八百玄甲輕騎緊隨其后,瞬間將叛軍外圍營寨攪得天翻地覆!他們并不深入,只是沿著營寨邊緣高速奔馳,或拋射火箭,或四處丟火折子,制造混亂。 “都不要亂!各曲分別收攏人馬,結陣!” 韓遂麾下八部將之一的成宜率先沖出大帳,看到這一幕后驚怒交加,試圖組織抵抗。 他翻身上馬,揮舞著手中環首刀直奔趙云。 趙云早已瞥見這員敵將,冷哼一聲,胯下白馬毫不減速,二馬交錯之際,趙云手中槍出如龍!隨后一點寒芒先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