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珩沒有接話,只是目光沉靜地看著遠處。曹操的話,精準地挑開了那層名為“會盟”的華麗外衣,露出了下面盤根錯節而又各懷鬼胎的本來面目。 曹操側過臉,審視著劉珩。 “伯玉,” 他聲音壓得更低,如同耳語:“董賊倒行逆施,漢室危若覆卵!值此存亡之際,惟雷霆手段方能蕩滌紛亂,以靖國難!” 他微微一頓,語氣陡然加重:“操雖不才,愿于微末處效死力,提三尺劍為天下先!不知伯玉……可愿與操攜手?” 雷霆手段!靖國難! 這幾個字狠狠地砸在劉珩的心上。 他霍然轉頭,對上曹操那雙深沉的眼眸,這雙眼睛深處,或許充斥著對權力赤裸裸的渴望,但不可否認,曹操對時局有著精準狠辣的判斷! 這就是曹操,一個注定要在亂世的尸山血海中踏出一條路的梟雄! 劉珩沉默著。 風掠過轅門高桿上的旗幟,發出獵獵的聲響。 他看著沉沉夜色,似乎看到了雒陽城。 年輕的獻帝劉協,是否正驚恐地坐在冰冷的御座上?稚嫩的面龐下又隱藏著怎樣的心思?還有那些忠于漢室的老臣,此刻又在經歷著怎樣的煎熬? 曹操口中的“雷霆手段”,指向的究竟是董卓,還是那至高無上的皇權本身? 曹操心機深沉,曾自言只愿做大漢定遠侯,終其一生也未曾稱帝,但劉珩從不認為曹操會是漢室忠臣,梟雄多疑,本性難移! 帳內那點微弱的燈光映在劉珩眼中。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清晰:“孟德兄雄心壯志實在令人欽佩。然雒陽非華雄,可一鼓而擊之,董卓擁西涼虎狼之師,今廢天子而新立。雷霆一擊固是快意,然若根基不固,且如孟德兄所言,這盟軍大營氣氛古怪,恐非社稷之福。” 他頓了頓,目光直視曹操:“當務之急,在于握緊手中之兵,站穩腳下之地。某有三輔之地,東望洛陽,北御羌胡,南撫巴蜀,乃國之脊梁,絕不容有失!根基若固,進可勤王,退可自守。此,方為珩長遠之計。” “根基……三輔……” 曹操低聲咀嚼著這兩個詞,臉上的笑容淡去了幾分,那雙銳利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芒,隨即又被更深的思慮覆蓋。 劉珩的回答,沒有熱血沸騰的附和,沒有虛與委蛇的推諉,有的只是冷靜到近乎冷酷的現實考量。 這恰恰印證了他之前的判斷——眼前這位年輕的宗親,手握三輔實權,恐非空談大義之輩,此子,絕非同為漢室宗親的劉虞劉表之流可相提并論,當為天下英雄! “哈哈哈!” 曹操忽然又笑了起來,這次的笑聲短促而意味深長:“伯玉深謀遠慮,操受教了!根基,根基……確是根本!” 他抬手,輕輕拍了拍劉珩的臂膀,動作隨意卻帶著一種心照不宣的力道:“夜已深,伯玉早些安歇。他日若需操效綿薄之力,但憑驅策!” 說完,也不等劉珩再言,轉身便走,只留下那句“但憑驅策”的回音,在清冷的空氣中若有若無。 劉珩站在原地,望著曹操消失的方向,久久未動。孟德啊孟德,你這“驅策”二字,究竟是真心,還是試探? 他緩緩吐出一口胸中濁氣,夜風的寒意絲絲縷縷地鉆進衣領。曹操的鋒芒與野心…… “侯爺,夜深了,寒氣重,還是進帳吧。” 一個低沉渾厚的聲音自身后響起。典韋那壯碩的身影無聲地出現在帳門陰影處。 劉珩點了點頭,正要轉身。 恰在此時,另一個方向,又響起了腳步聲。 這腳步聲與曹操方才那刻意收斂的沉穩不同,更顯從容,卻也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拘謹。腳步聲由遠及近,伴隨著幾聲低沉的交談。 “大哥,這劉司隸架子倒是不小,白日里誰都不見,俺們巴巴地等到這半夜……” 一個大嗓門壓低了抱怨。 “三弟!噤聲!” 另一個聲音立刻嚴厲制止,聲音清朗沉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此乃宗親重臣營前,豈可造次!” “是,二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