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諾!” 趙云再施一禮,轉身掀簾而出,身影迅速融入濃重的夜色中。 帳簾落下,隔絕了外面的寒風。帳內再次恢復寂靜,只余燭火噼啪作響。 典韋咂摸著方才的對話,終于理清了頭緒,咧開大嘴:“侯爺,您這是給董卓老賊挖了個天大的坑啊!就等著他自己往里跳了!痛快!真他娘的痛快!” 劉珩沒有笑,目光重新落回輿圖上那密密麻麻的山川河流、關隘城池。汜水關、洛陽、潼關…… 一個個地名仿佛活了過來,化作巨大的棋盤。董卓是困獸,而他劉珩,已悄然落子,布下天羅地網。只是這盤棋太大了,董卓不過是個開始,還有一群更強的對手虎視眈眈。袁紹的野心,曹操的深沉,劉備的堅韌,還有那些心思各異的諸侯……有人在棋局之中,有人在棋盤之外……。 “君明,” 劉珩的聲音低沉下來:“明日聯軍大帳議事,必會議論如何乘勝追擊呂布新敗,強攻汜水關。你隨我去。” 典韋拍著胸脯:“侯爺放心!俺這雙大戟,看哪個不開眼的敢對侯爺不敬!” 劉珩搖搖頭:“非是動武。明日,我們只需……看戲。” 翌日,聯軍中軍大帳。 果然如劉珩所料,氣氛與昨日呂布敗退時的狂喜截然不同。各路諸侯濟濟一堂,卻彌漫著一股焦躁與算計的氣息。 袁紹高踞主位,面沉似水。昨日呂布雖敗,但汜水關依舊巍然聳立,關門緊閉,守備森嚴。 探馬回報,關內兵精糧足,強攻絕非易事。更讓他心煩的是,糧草竟被董卓軍襲擊,雖未傷筋動骨,卻也暴露了聯軍后方空虛、協調混亂的致命弱點。 “盟主!” 河內太守王匡率先開口,聲音帶著急切:“呂布新敗,賊軍喪膽,正是一鼓作氣,強攻汜水關的良機!末將愿為先鋒,率本部兵馬,誓死叩關!” “王太守此言差矣!” 孔融立刻反駁,他昨日折了愛將武安國,心痛不已,更不愿再損兵折將:“汜水關乃天下雄關,墻高池深,呂布雖敗,主力尚存,更有董卓坐鎮洛陽虎視眈眈!強攻之下,徒耗兵力,恐非上策!不如分兵奇襲,或另覓他途。” “另覓他途?談何容易!” 后將軍袁術冷哼一聲,語氣倨傲:“酸棗會盟,數十萬大軍云集于此,若連一個汜水關都拿不下,豈不惹天下人恥笑?盟主,依術之見,當號令各軍,輪番猛攻!蟻多咬死象,耗也耗死他董卓!” “公路兄此言壯哉,然……” 曹操捻著短須,目光掃過眾人,最后落在一直沉默的劉珩身上:“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強攻堅城,乃下下之策。操觀呂布雖勇,卻非無謀,董卓老奸巨猾,必有后手。昨日糧草被襲,便是明證!我軍若傾力攻城,后方空虛,若再被西涼騎兵繞后突襲,斷我糧道,則大事去矣!” 曹操的話,像一盆冷水,澆在不少頭腦發熱的諸侯頭上。帳內一時陷入沉默。強攻,損失太大,且風險極高;不攻,數十萬大軍頓兵堅城之下,每日消耗糧草無數,士氣也會日漸消沉。 袁紹的目光在眾人臉上逡巡,最終也落在了劉珩身上:“陽武侯,昨日貴部典韋將軍神威,與玄德帳下關張二將力挫呂布,大漲我軍士氣。不知君侯對當前局勢,有何高見?”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到劉珩身上。這位年輕的漢室宗親,第一個實際掌控三輔的司隸校尉,自會盟以來,先是典韋溫酒斬華雄震驚諸侯,昨日又參與擊退呂布,實力深不可測。 更關鍵的是,他手中還扼守著連接洛陽與長安的咽喉——潼關!他的態度,舉足輕重。 劉珩迎著眾人的目光,緩緩起身,神態從容,聲音清朗,帶著一種超乎年齡的沉穩:“諸位,珩以為,孟德公所言甚是。汜水關乃天下之雄關也,強攻非智。董卓擁西涼鐵騎之利,挾天子以令不臣,根基在洛陽,其勢未衰。若我軍傾兵攻城之下,一旦不能一鼓而破,必定陷入曠日持久之消耗戰,糧草轉運艱難,更易為其所乘。”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袁紹、曹操等人,繼續道:“然,我軍新勝,士氣可用,亦不可坐視戰機流逝。珩有一策,或可兩全。” “哦?請快快講來!”袁紹身體微微前傾。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