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趙牧用戰馬交易的并非銀兩,而是真正的甲胄,而且戰馬和戰甲基本上都是等價交換的。 一萬多匹戰馬分別跟朝廷和隴右闞氏交易,最后交易來了一萬三千多套戰甲。 然后就是前段時間從那些土匪山寨搜刮的一些甲胄,這些甲胄并不算多,加起來也有個兩三千套。 最后算下來,趙牧手中的戰甲也就只有兩萬五千套左右。 因此,才說他麾下這五萬大軍的著甲率差不多有一半左右。 但這一半之中,各種雜七雜八的甲胄太多,再加上從蠻人那里繳獲的皮甲,這些戰甲在趙牧看來也就比逐北衛當初的樣子貨稍微強一些。 所以說,一半的著甲率水分太大! 真要是把那些雜七雜八的甲胄和蠻人的皮甲去掉,最后的著甲率可能還不到四成。 可別看趙牧覺得著甲率遠遠不夠,可實際上不管是三成還是四成的著甲率已經算是十分不錯了。 如今的大蘄,就算是那些朝廷官軍,著甲率也未必會有多高。 大部分的官軍,穿戴的甲胄基本上都是逐北衛當初的那種樣子貨。 也就只有當初的豐益,才會想方設法的將自己麾下的裝備弄的好一些、再好一些! 可即便如此,他當初帶領的那十萬大軍,著甲率其實也只有一半左右。 而韓沖他們之所以一開始投奔趙牧的時候,身上穿的甲胄都十分不錯。 但那是因為豐益麾下原本一共有十萬人,可等他從鎬州退走的時候只剩下了三萬多人。 因為死的人太多,那些還活著的人自然會把死人身上的戰甲全都扒下來。 這也是為什么,韓沖帶領的人幾乎人人著甲的原因。 像這種幾乎人人著甲的大軍,整個大蘄其實都沒有多少。 而那些在各地鬧得風風火火的義軍,真實情況可能就更慘了。 別看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搞的聲勢浩大,可那也只是許多將領都不想聽從皇甫無極的安排,試圖養寇自重的結果。 如果那些官軍真要是發力,這些義軍很可能連半年都堅持不了,就會銷聲匿跡。 不為別的,只因為這些義軍的裝備太差。 別說著甲了,就算是武器,他們也未必能夠做到人手一把。 直到現在,還有一些人手里拿著的既不是長刀也不是長槍,而是木棍或者鐮刀。 甚至,還有個別人直接把鍘草的鍘刀都拿出來當武器了。 至于效果如何,趙牧并不清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