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長安的暮春總是裹著一層揮之不去的濕意,太極宮的琉璃瓦在濛濛天光下泛著暗沉的光澤,像極了這座皇城眼下的處境——盛極之后的蕭索,縱有殘存的華貴,也掩不住骨子里的頹唐。 沒人知道那日的太極宮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李亨安插在太上皇居所的眼線,只敢隔著雕花窗戶遠(yuǎn)遠(yuǎn)窺探。 記:“太上皇晨起沐發(fā),著舊年紫袍,步出殿門親迎日光,神色未辨喜怒”。 宮人們私下里說,太上皇是怕見這長安的模樣——朱雀大街上雖已恢復(fù)了些許人煙,卻再無當(dāng)年“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的喧騰。 曲江池畔的柳絲依舊依依,卻再也映不出“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盛景。可今日,這位沉寂了七百多個日夜的太上皇,竟主動迎向了那道曾被他親手遮蔽的陽光。 李隆基雖已年過花甲,鬢角染霜,可那雙曾看透盛唐繁華、也歷經(jīng)亂世瘡痍的眼眸,此刻卻亮得驚人。 “宮墻之下,兒郎已列陣畢。” “‘天下為公’的大旗,重新立起來了。” 李隆基緩緩抬手,指尖撫過案上一枚刻著“開元通寶”的舊錢——那是他年輕時,與姚崇、宋璟共商國事時,不慎掉落案角的一枚,如今邊緣已磨得光滑。 他輕輕嘆了口氣,帶著如釋重負(fù)的慶幸。 “好,好啊……” 只見太極宮的廣場上,黑壓壓的軍陣如磐石般列開,玄色的鎧甲在陽光下泛著冷硬的光,腰間的環(huán)刀、背上的長弓,每一件兵器都擦得锃亮。 最引人注目的,是陣前那桿高逾三丈的大旗:旗面是洗得發(fā)白的赤紅,上面用金線繡著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天下為公”。 風(fēng)一吹,大旗獵獵作響,像是在向這座沉寂已久的皇城,宣告著某種力量的回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