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再往前,便是連接城內外,信息傳遞命的重要命脈驛站。 驛站門口車馬不少,幾個驛卒忙忙碌碌搬卸著竹簡木牘。 鐵鷹銳士的聲音再次壓至最低:“先生,驛站后門小巷,那棵老槐樹下有兩人在低聲交談,一聽就是楚地口音,腰間鼓脹,疑似短兵?!? “而且驛丞……親自送他們出來,一臉諂媚?!? 趙政停下腳步,佯裝整理斗笠,側頭看去。 果然看見驛站旁那條僻靜的小巷深處,槐樹濃蔭下,兩個穿著秦國服飾但身明顯不是秦人。 他們正與一個穿著驛丞服色的中年男人低語,那驛丞臉上堆著討好的笑,還微微躬著身。 其中一名漢子似乎有些不耐煩,拍了拍腰側,衣袍下顯出一個硬物的輪廓。 驛丞立刻點頭,從袖中掏出一卷東西遞了過去。 趙政臉色一沉,沒想到這商於之地,從上到下,從軍到民,從官府到驛站,都被滲透爛了。 導致商於之地的秦人根本沒有關中地區的血性,要不是鐵鷹銳士,恐怕商於之地反了秦國也不知道。 趙政胸中殺意翻騰,幾乎要按捺不住之時,一個蒼老的聲音在他身邊響起: “后生…后生…買黍米么?自家地里打的,新米……” 趙政轉頭,只見一個須發皆白的老翁,佝僂著背,挎著一個破舊的荊條籃子,籃子里鋪著些陳年的干草。 上面可憐巴巴地攤著一小捧顏色有些發暗的黍米,老翁眼巴巴地望著他,眼神中滿是懇求。 若是在關中地區,壓根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鐵鷹銳士下意識地側身,擋在趙政與老翁之間半個身位,眼神警惕地看著老翁。 趙政斗笠下的眉頭微蹙,這老翁出現得有些突然,還是在他殺意最盛時靠近。 但又看,這也只是個掙扎在溫飽邊緣的可憐人。趙政壓下心頭翻涌的戾氣,聲音放緩了些:“老丈,你這米,賣相可不大好。” 老翁一聽,有些無奈:“后生……后生行行好…這都是老漢起早貪黑種出來的…” “前些日子,有個路過的老頭子,還帶著個年輕人還在老漢田頭歇過腳…說老漢這地好?!? “可惜了…那年輕人白白凈凈,眼睛亮得很,就是說的話怪里怪氣,老漢也聽不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