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全新的正統朝廷,首次朝會,進行得異常順利。 與會群臣多數都是出自天策府,經過梁蕭的長期栽培,也熟悉那一套高效的執政方式。 至于梁蕭為了防備不測而暫定的鐘離晚雪、梁謙母子,群臣也沒有異議。 梁謙是皇長子,其母鐘離晚雪也是秦牧的外孫女。 鐘離家更是在梁蕭最需要支持的時候,為梁蕭運來至關重要的一百多萬石糧食,讓梁蕭得以迅速發展壯大,吸納更多人才和精兵,功不可沒。 論功績,鐘離家僅次于卓子房與秦勛。 當然,若是梁蕭沒有遭逢不測,關于儲君與立后之事他已有定見,只是需要對兒女們長期的教育。 而“榮譽頭銜”與“義莊”的設立,則可以為他們這些元勛的后人提供保障,就算子孫家道中落,至少不至于流離失所,并且還能接受教育,仍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作為衛將軍的公孫濤,暫時轉任兵部侍郎,暫領益州太守,其子公孫無衣受封刑部侍郎。 等秦勛受封大將軍之后,車騎將軍云修可能升任驃騎將軍,屆時公孫濤也會轉任車騎將軍。 對于梁蕭的安排,公孫無衣沒有異議。 朝會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設立“武朝日報”。 武朝日報的前身正是徐州日報,將作為官營報社,成為國家宣傳的核心機構。 除此之外,如劍行風、劍白衣等豪杰也會在戰事結束之后陸續升遷。 議定官位之后,梁蕭望著臺下群臣,語重心長道:“新政的推行,尤為關鍵,‘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科舉制’、‘攤丁入畝’,這些政策若能成功推行,卿等亦可流芳百世。” 群臣紛紛表態:“臣等定為陛下分憂,全力以赴支持新政!” 梁蕭欣慰一笑。 攤丁入畝的推行,將嚴重觸動全國地主的利益,難度最大。 相比之下,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科舉制,這些新政的難度要小很多。 畢竟最大的免稅群體是幾家門閥,他們還壟斷知識和官場,如今已被梁蕭一網打盡,反而有利于推行新政。 不過這幾家門閥曾經也是國內最大的地主,如今全部倒臺,財產都將充公,其兼并的土地也將回到梁蕭手中,交給百姓耕作。 梁蕭必須借著三家倒臺的勢頭,盡快完成土地方面的改革。 有卓子房等人的輔佐,可以保障這一切有條不紊,水到渠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