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三郡的收復,梁蕭往西秦方向不斷增兵,如今可用于前線大戰的的步騎共計有十七萬。 梁蕭下樓之后,立即調兵遣將。 濟陰由聞人子義和太史子義共同防守,守軍五萬人。 卓子房奔赴梁郡,安撫當地百姓,并帶領五萬步騎鎮守此地。 梁蕭自領七萬,在這兩郡之間安設軍營,隨時調動三地兵力,與拓跋穹決戰。 后方還有燕云部隊正在趕赴戰場。 與“瑯琊”的情況類似,西秦重建的“濟陰”在山陽北偏西的方位,但這座濟陰乃是新的濟陰。 山陽郡以西、梁郡以北的濟陰,早在當年匈奴入侵之時便已淪為廢墟。 如今,梁蕭取得西秦的濟陰和梁郡,作為山陽郡的屏障,并積極在兩郡周邊布置重兵。 后方還有天策軍不斷趕來增援。 江南那邊已經送來急報,西秦主力正在回國增援。 江南有靖云生等人防守,已可高枕無憂,甚至能出兵北渡,牽制一部分西秦部隊。 并州有慕凌生,朝歌有秦勛,燕云之地的邊境各有良將牽制敵軍,隨時可以出兵收復兩地。 遼東已送來加急捷報,再次鼓舞人心。 按照梁蕭的旨意,遼東危機解除之后,由秦勛調遣,梁品、劉并分別統領步騎軍團,負責防守遼東和長城一帶,隨時馳援各地。 武朝已經在梁蕭收復的三郡集結重兵,養精蓄銳,等候與西秦的決戰。 三郡的收復,讓武朝軍民信心倍增,所有人都在期待他們的陛下實現目標,恢拓中原! 而在洛陽城內,西秦的朝堂早已亂成了一鍋粥。 宇文徹棄城而逃,卻被中原鐵騎陣斬,此事已經鬧得滿城皆知。 在拓跋續和拓跋虎的襯托下,宇文徹自然也成了人人口誅筆伐的目標。 尤其是西秦的皇室宗親,拓跋氏眾人皆埋怨宇文徹貿然棄城而逃,致使二人兵敗身死。 宇文氏眾人因此心不自安。 太子拓跋崢為了穩定時局,仍是安撫宇文氏眾人。 “宇文將軍審時度勢,保留生力軍,并無過錯,只是敵軍太強,諸位大人無需自責,父皇已經傳旨而來,本宮自當依照禮法,追封宇文將軍?!? 宇文氏的大臣們紛紛叩首謝罪,此事暫時告一段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