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正月初三。 甲子年已過,乙丑年至。 神州迎來了武朝與西秦的決戰(zhàn)。 徐州各地,萬家燈火。 在梁蕭的要求下,在天策軍的庇佑之下,武朝的大部分臣民依然在歡慶新春,并為前線的將士祈禱。 即使是江南各地,也在慢慢恢復生機。 沒有了過去的苛捐雜稅,也沒有了世家大族兼并土地,幸存的地主豪紳也不敢明目張膽地盤剝貧民,更兼有梁蕭改進之后的屯田之策,最大化讓利于民,江南百姓也迅速恢復生產,準備春耕。 反觀西秦各地,百姓大多面有菜色,不復往年之安樂。 大量的地主豪紳、世家豪族趁機兼并土地,無數(shù)百姓迫于生計,淪為隱戶。 洛陽卻依舊是歌舞升平。 失去了最無缺的西秦,初顯崩潰之象,這也是拓跋穹急于一統(tǒng)天下的關鍵原因。 沒有了最無缺,他已沒有維持西秦、與梁蕭抗衡的信心。 兩國主力正在不斷往山陽以西、梁郡以南聚集。 這里仍有大量河流縱橫交錯,但對西秦而言,是必須奪回的戰(zhàn)略點,也是武朝收復中原的橋頭堡。 朝歌與并州易守難攻,從江南出兵西秦南境,補給線太長,都不利于武朝作戰(zhàn)。 唯有此地,已成了梁蕭與拓跋穹的共識,但梁蕭已經提前搶占。 即使武朝的兵力薄弱,梁蕭依然牢牢占據(jù)了主動權。 西秦方面,北王拓跋洪,南王拓跋評,慕容氏雙雄,皆領兵往此地集合。 武朝方面,丞相卓子房,驃騎大將軍秦勛,皆暗中調兵往此地集合,車騎將軍云修隨軍聽令,尚書令靖云生已經派遣天策軍,從江南北渡,牽制南岸的西秦守軍。 拓跋穹知道自己的西秦不能再與梁蕭相持了,梁蕭也不敢放慢收復中原的腳步而導致數(shù)以千萬計的中原百姓陷入水深火熱。 兩國總計超過百萬之眾,相會于豫州寶地,默認在此決戰(zhàn)。 轉眼間,已是正月十五。 在兩國交鋒的關鍵時期,交州形勢陡然生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