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即便近年來父親身體漸弱,將諸多政務交予他這個監國太子處理,可最終的決策權仍在父親手中,這天下的核心,始終是洪武皇帝朱元璋。 朱標一直恪守太子本分,勤勤懇懇處理政務,只為替父親分憂,從未有過半分越矩之心。 在他看來,父親健在一日,他便仍是輔佐父親的太子,而非覬覦皇位的繼承者。 朱高熾的提議,打破了他數十年來的認知與堅守,讓他既震驚又惶恐——他怎能在父親尚在時,提出承接皇位的請求? 這于禮法不合,于孝道相悖,更對不起父親對他的培養與信任。 朱高熾卻沒有退縮,反而上前一步,語氣帶著幾分急切與無奈:“喪標,你先別發火,聽我把話說完!” “皇爺爺現在的身體你又不是不知道,去年冬天咳了整整一個月,太醫院的人私下里都不敢保證他能撐過下一個冬天。這些年,大明的政務看似是皇爺爺把控,可實際上,從官員任免到賦稅征收,哪一件不是你這個監國太子在處理?皇爺爺不過是在朝堂上最后拍板,可即便是這樣,他每次朝會結束后都要歇上大半天,身體早就撐不住了。” 他頓了頓,聲音放緩了些:“咱們不是要你‘奪權’,是想讓你即位,讓皇爺爺做個太上皇,安心養病。你想想,皇爺爺從濠州起兵到建立大明,吃了多少苦?打了多少仗?現在大明好不容易有了盛世的苗頭,他也該歇歇了,沒必要再為政務日夜操勞,把自己的身子徹底拖垮?!? 朱雄英也在一旁補充道:“父親,高熾說得對。前幾日我去給祖父請安,見他連翻奏章的手都在抖,心里實在不是滋味。祖父這一生太苦了,咱們做晚輩的,不能只想著讓他堅守皇位,更該讓他安享晚年。” 太子標沉默了,他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父親這些年的變化——從前那個精力充沛、能在朝堂上指著百官鼻子痛罵半日仍聲音洪亮的朱元璋,如今不過是朝會時多站一刻,便會扶著龍椅扶手微微氣喘,額角滲出細汗;從前那個飯量大如牛、一頓能吃下三碗米飯加半只雞的父親,現在面對滿桌菜肴,也只能用小勺舀小半碗粥,勉強配著咸菜吃下;太醫院上個月遞來的脈案上,“氣血兩虛,需靜養”的字樣格外刺眼,太醫們私下更是紅著眼眶提醒,若再讓陛下日夜操勞處理政務,“恐難撐過三載”,這話像重錘般一直壓在他心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