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712章 猶疑!即位前的不安!-《大明:無雙好圣孫,請老朱退位》


    第(1/3)頁

    冬至吉日,天還未亮,應天府的街道上已擠滿了手持燈籠的百姓,奉天殿內外更是燈火通明,儀仗衛隊整齊排列,甲胄在燈光下泛著冷冽的光澤。

    所有在京文武官員身著朝服,早早便在殿外等候,連遠在嶺北的徐允恭,都特意率領十余名嶺北鐵騎精銳,星夜兼程趕回京城;傅友德、馮勝等開國老將,雖已年邁,卻也身著戎裝,精神矍鑠地立于百官之首;藍玉、馮誠、鄧鎮、常茂等新銳將領,以及鎮守南洋的李景隆、徐增壽,也盡數趕回觀禮。

    所有人都清楚,今日是大明改朝換代的關鍵時刻,洪武大帝禪位、太子標登基,將開啟大明全新的篇章。

    天剛蒙蒙亮,東宮寢殿內,禮官們正小心翼翼地為太子標穿戴天子袍服。明黃色的龍袍繡著十二章紋,玉帶鑲嵌著七彩寶石,皇冠上的珍珠垂簾隨著動作輕輕晃動。

    太子標站在琉璃鏡前,看著鏡中身著龍袍、面容沉穩的自己,心中感慨萬千——自他降生之日起,便被父親朱元璋寄予厚望,從吳王世子到大明太子,再到如今即將即位稱帝,三十余年來,他每日跟隨父親學習治國之道,協助處理政務,從批改奏章到安撫災民,從調解朝堂爭議到制定民生政策,早已嫻于政務,也具備了帝王所需的決斷力與仁厚心。

    可此刻,想到即將接過父親肩上的重擔,想到天下百姓的期盼,他仍忍不住思緒翻涌,過往那些為政務操勞、為百姓憂心的日子,如同畫卷般在腦海中閃過。

    他想起十年前北方大旱,赤地千里,百姓流離失所,自己奉父命前往賑災,一路看到餓殍遍野的景象,夜里對著賑災糧冊急得徹夜難眠,生怕糧款不能及時送到災民手中;想起五年前江南水患,堤壩潰決,他親自坐鎮江南三個月,與工匠們一同勘察河道、修筑堤壩,雙腳泡在泥水里潰爛也不敢停歇,只為早日讓百姓重返家園;想起每次朝堂議事,為了推行輕徭薄賦的政策,與堅持重稅充國庫的大臣據理力爭,哪怕爭論到面紅耳赤,也不愿退讓半分,只因深知百姓賦稅沉重的苦楚。

    還有那些深夜批閱奏章的時刻,案上的燭火燃盡了一根又一根,眼前的卷宗堆積如山,從官員任免的考核到地方民生的匯報,每一份都關乎朝堂安穩、百姓生計,他不敢有絲毫懈怠;想起偶爾微服出巡,看到農戶因推廣高產作物而豐收時的喜悅笑容,聽到百姓稱贊“太子仁厚”時的欣慰,也看到偏遠州縣仍有百姓吃不飽飯時的揪心……

    這些或苦或甜、或急或憂的日子,串聯起他數十年的太子生涯,也讓他更加明白,這江山背后,是萬千百姓的期盼,接過這重擔,便意味著要扛起無數人的生計與安穩。

    “喲,這是哪位陛下在對著鏡子發呆呢?”一陣嬉笑聲傳來,朱高熾與朱雄英并肩走了進來,兩人都身著親王蟒袍,臉上滿是笑意。

    朱高熾走上前,繞著太子標轉了一圈,故意調侃道:“怎么,就因為披上這身龍袍,就不認識自己了?還是覺得這龍袍太重,壓得你喘不過氣?”

    朱雄英也湊過來,笑著補充:“父親,您做了這么多年的‘大明常務副皇帝’,大小政務哪件不是您親手處理?如今終于要‘轉正’做真皇帝了,怎么反倒愣神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