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羅誠大喜,“陛下圣明。” “把你的詳細計劃說一說。”趙正說道。 羅誠道:“其實也很簡單,只要陛下停止討伐劉雍即可,到時候微臣一定會竭力的促成劉雍和安息國之間的戰爭。” “會努力的消耗兩國的有生力量,為陛下以后治理西域打下堅實的基礎。” “那如果劉雍不作戰呢?或者只是跟安息國虛與委蛇呢,其目的如果只是為了喘息那又怎么辦?” “你就這么有把握?” “陛下有所不知,這兩年來,劉雍被陛下打的抱頭鼠竄,軍心大失,不只是臣工,連麾下的軍民都對他很有意見,只是說,現在還沒有爆發而已。” “再加上,此前對萬象國用兵,獲得了勝利,給下面人分得一杯羹,這種抱怨才沒顯現出來。” “可是,不滿的情緒已經在心里生根發芽,這兩年陛下持續對西域用兵,把劉雍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威信給打的是半點不剩。” “若是有來有往還好,可壞就壞在,他沒有贏過一次,哪怕一次平手也無。” 說到這里,羅誠頓了頓,繼續說道:“不只是軍民對大順有了畏懼的心里,就連劉雍自己,也是談順色變。” “劉雍如果想要繼續維持對國家的統治,有兩種選擇,第一種,對外作戰,靠著對外部作戰來獲取威信和支持,只要源源不斷的給下面人好處,那么這些人捏著鼻子也會認了。” “畢竟,他的基本盤是我們這些中原人,我們的意見,他肯定會慎重的考慮。” “第二種,就是現在禪讓,讓新帝登基,現在的儲君,還是頗有賢名的,雖然能力不足,但是能聽得進去勸阻,把希望轉移到儲君的身上,下面人或許還會奮力一搏。” “根據我對劉雍的了解,他是絕對不舍得放棄手中的權利的,在他的心里,中興大康已經是他心里解不開的死結。” “哪怕他自己清楚,中興大康再無無望,但一旦他偏離了自己的初衷,所有人都會棄他而去,他必然不敢這么做。” “因此,對安息國作戰才是新的出路,只要他麾下的疆域超過中原,那么也算是另類的中興大康。” “所以,微臣有八成的把握。” 趙正聽后也是點頭,“好,反正對大順來說,也沒什么損失,左右不過是浪費一點時間罷了。” “朕也不防跟你透露一點,接下來,朕會把注意力放在國內和公國的建設上,這兩年,大順吃的太多了,需要消化一二。” “長則三五年,短則兩三年,等朕重新規整好手中的力量,就是天下大同之時。” 羅誠心悅誠服道:“陛下圣明。” 在他看來,現在的大順,已經強大到了一種史無前例的程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