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一五章 匈奴冒頓(求票票)-《秦時小說家》
第(2/3)頁
“近年來,連他的兒子王離都隱約得到好處,似乎很可能在將來接替他執掌東郡大營。”
“此番道理,諸位應該無異議吧?”
“……”
“東郡大營!”
“哼,若無東郡大營的存在,這些年來……咱們的日子也不至于這般憋屈。”
“東郡大營在側,數十萬大軍在側,我等稍稍動靜,欲要睡覺之時翻個身,都不自在。”
“王賁!”
“那老小子聽說要活不久了,醫者所言,王賁的身子不太好,近年來,多有傷勢復發。”
“當年兵掠三晉的時候,王賁那小子何其威猛,何其霸道,何其張狂,何其傲氣,如今……活該如此。”
“不過,王賁現在畢竟沒死,那小子領兵作戰還是有一手的,再加上數十萬大軍在手,卻是棘手。”
“王離!”
“似乎是王賁的子女中,相對出色的一個吧,若說將來接替王賁的位置,不是沒有可能。”
“近年來,王離那小子立下不少功勛。”
“如今快要成為主將了。”
“只是,那些事和咱們有什么關聯?”
“趙兄,你這個主意……我怎么聽得有些暈頭轉向了,聽得有些莫名其妙了。”
“……”
“東郡大營!”
“王賁!”
“東郡大營矗立在中原之地,一直是我等的眼中刺,奈何……無法將其解決。”
“不過,從嬴政的心思而言,東郡大營怕是會一直存在。”
“畢竟,咸陽距離中原有些遠,更無需言距離齊魯了。”
“趙老弟,有話盡可直言,我也是聽得迷迷糊糊。”
“……”
“非也!”
“其實,我要說的事情已經在其中了。”
“其實,如果東郡大營不在東郡,如果我等身邊沒有秦國數十萬大軍駐守,那么,眼下的中原情形,我等想要應對,法子還是有不少的。”
“秦國縱然有力,從咸陽到中原,也是鞭長莫及。”
“而東郡大營的存在,卻可以將莫大之力,片刻時間落于中原各地,那是令人最為忌憚的。”
“既如此,那么,倘若東郡大營接下來沒有那么多動作呢?”
“倘若東郡大營沒有太多手段呢?”
“我等是否就舒服一些了。”
“……”
“東郡大營沒有太多手段?趙兄之意,東郡大營不理會我等之事?不理會秦國官府以及羅網那些人的動靜?”
“可能?”
“不太可能吧。”
“東郡大營眼下之所以一動不動,乃是因事情還沒有到那一步,而從秦國那些人的動靜來看,他們接下來會有大動作。”
“我等若是不反抗,只有死路一條,強力反抗了,又會面臨莫大威脅。”
“都有一些消息從東郡大營傳來,會有一隊隊精銳兵士耀兵中原,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
“看來諸位兄弟還是沒有明白我先前的話中之意。”
“有些時候,東郡大營的抉擇不是根據咸陽乃至于秦國而來的,而是根據統帥來的。”
“而是根據執行者而來的。”
“越國將吳國攻滅之后,為何范蠡會走?”
“為何文種會死?”
“事情雖不同,道理落于今時,還是可以用一用的。”
“那就是吳國被攻滅之后,一些人已經沒有價值了,已經無用了。”
“秦國之內,王氏一族固然顯赫,卻也是他們的麻煩,尤其王翦和王賁,一門雙侯,整個咸陽之內,有這般門楣的,只有王家一家吧!”
“自古是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王氏一族那般顯耀,這些年來若非低調了一些,麻煩早就來了。”
“從咸陽近些年的動靜來看,嬴政無疑比較傾向于在軍中扶持另外的力量。”
“其一,是蒙氏一族,蒙恬在九原之地,對抗匈奴,不可謂不器重。”
“蒙恬的弟弟蒙毅,如今都是嬴政近臣了,早晚位列九卿。”
“其二,便是大肆提拔從護國學宮畢業的人,那些消息,非秘密,咸陽都是可以打聽到的。”
“諸位兄弟,想來也有耳聞。”
“可見,嬴政是不太希望王氏一族繼續顯耀的,軍中出現那樣一個無與倫比的兵家豪族,就是我等的家國,也不會允許的。”
“那些道理之下,我等這些人的存在,對于王賁而言,對于東郡大營而言,便是相當重要的。”
“我等若是在數年前就被秦國剿滅,那么,現在的東郡大營會如何?我猜肯定會有變化。”
“就是王賁以及他兒子王離,亦是會有變化。”
“之所以沒有變化,是因為東郡大營為王賁掌控多年,稍有變動,就會引起莫大動靜。”
“東郡大營有亂,我等的機會就來了。”
“沒有東郡大營的鉗制,秦國在山東諸地的力量,根本不足以令我等心悸畏懼。”
“這一次的事情,是我等失誤,給了他們一些機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