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二二章 鸞鳥初成(求票票)-《秦時小說家》
第(3/3)頁
那些人還要反抗?
帝國要對那些人斬盡殺絕?
真要那樣做?
那些人非泥人,非任人拿捏之輩,若是輕而易舉的可以解決,他們這些年也不會那般棘手了。
倘若,帝國強壓太狠,那些人一時間難以忍受了,又該如何?只怕會有不小的麻煩吧?
弄玉覺……所猜之事還是有可能發生的。
“……”
“逼急了?”
“的確,還真可能會有不小的麻煩。”
“那些人對帝國而言,其實一直都不是什么威脅。”
“帝國之所以不徹底將他們清理掉,主要是因為那些人和山東諸郡各地的糾纏很深很深。”
“猶如一團亂麻的絲線,強行扯開,只會得到一地斷裂的絲線,于帝國而言,那樣的絲線還有何用呢?”
“起碼,短時間內是無用的,非有花費時間重新織造一團絲線。”
“強力不行,便是只能柔緩的用力,找到線頭,將絲線一一捋順,如此,將一些不可用的線頭扔掉,留下可用的就好。”
“只要力度柔緩有序,一團散亂的絲線還是不難整合的。”
“前提,那團亂麻絲線自身沒有動靜,倘若帝國一邊梳理著,而亂麻絲線自身又自亂,給帝國添麻煩,那就艱難不少。”
“這些年來,帝國已經捋順了不少絲線,剩余的不多了。”
“盡管不多,真要強行扯開,也是會損傷不少。”
“甚至于那些人還會放火,將帝國先前捋順的絲線焚滅,那樣的結果……自非帝國所愿。”
“其實,也不是那些人所愿。”
“真要走到那一步,那些人就真的沒有任何后手了,也沒有任何退路了。”
“帝國!”
“損失也不會小,也不會少,也非帝國所愿。”
“逼急了?”
“那樣的事情是否會發生,需要有人把握其中的平衡,如此,才能做到盡可能將亂麻絲線梳理的更多。”
“順便也能夠讓剩余的雜亂絲線難起心思。”
“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的一個月,就會見分曉了。”
“欲要把握其中的度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帝國懷柔山東已經多年,不在乎多一些時間,故而,這個度量大可能會相對寬松一些。”
“以盡可能剪滅中原、楚地的雜亂之力,至于徹底處理掉?不太可能!”
“何況,中原那些人還是比較怕死的。”
“真要不怕死的話,當年就會和家國一起淪亡了,也不會茍活到現在,何況,他們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
“等待一個可以反撲的機會。”
“連那個機會都沒有等到,他們不會輕易淪亡的。”
“……”
白芊紅熟練的將一份份文書處理著,也執筆寫就一份份嶄新的文書相回,弄玉她們的疑問,不難回答。
一些事情會走向何處,自己也是好奇的。
中原和楚地并未前往有分量的朝廷要臣,是以,大可能不會將那些人逼急了。
當然。
只是自己的猜測,萬一有些人的差事辦砸了,將事情弄糟了,也是難料。
“機會!”
“等待良機!”
“他們又能等到什么機會呢?”
“帝國之力,更勝十余年前的帝國。”
“強大的帝國欲要有亂,非有內部有亂。”
“如當年的大周一樣,內部有亂,以至于被外人鉆了空子,平王東遷,一蹶不振。”
“始皇帝陛下!”
“星辰古約。”
“公子,那些人知曉星辰古約之事?”
“還是……只是盡可能的等待機會?”
“將生死大事落于星辰古約之事,可不是明智之事,那些人在等待別的機會?”
“……”
對于山東諸郡的那些帝國叛逆之人,雪兒也覺他們一直不入眼,這些年的所作所為都是無用功。
諸子百家也是一樣。
相對而言,諸子百家還相對聰明一些,一些人早早入咸陽了,早早入中央學宮了。
農家,這一次的中原亂局中,有他們,真的不怕死?
墨家,很明智的安居于濮陽之內。
儒家,在咸陽過的謹小慎微,保不齊一些麻煩又來了,雖說煎熬一些,相對于其余的百家大家,結果還是不錯的。
外患不足慮,便是內部了。
機會?
遍觀三代沉浮,但有衰弱,全非外敵,皆是內患,悉為內部出了問題。
山東諸國一一衰弱乃至于淪亡,亦是如此。
帝國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