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二四章 天明報仇(求票票)-《秦時小說家》
第(1/3)頁
殘劍大俠他們這一次選擇前往中原,麻煩會隨風加身。
就算什么都不做,也是會煩擾加身。
那是令人所憂心的。
至于殘劍大俠他們是否會有很大的危險,自然不會,但……若是帝國不依不饒,那就難料了。
是否可以解決?
也是有法子的。
就是會棘手不少。
于殘劍大俠他們以后的動靜而言,都會有些束手束腳,他們若是不去中原,一些俗世之中的侵擾,也不會少。
……
多思那些,無大用。
天明視線一轉,落于居巢湖泊的另一片水域,那里好像有人捕撈上來一網大魚,引得左右很多人前往。
靈覺探之,都能感知許多人歡悅的心緒。
中原、楚地有亂,許多人都牽扯其中了,更有許多人身死,而水域上的這些人……正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正開開心心的捕魚。
正滿懷期待的收獲著。
這是很好的日子。
是以,無論高門顯貴,還是庶民百姓,許多日子都是難料的,一些人所渴求的人事,恰恰是一些人的常態。
中原之地。
殘劍大俠他們主動前往。
濮陽之地,墨家那些人則是另外一個選擇,是一個很好很明智的選擇,也是自己希望的一個結果。
也該是那樣的結果。
墨家。
現在十分孱弱,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所需要的是養精蓄銳,所需要的是整理傳承,以為傳下去。
班大師、盜跖他們是可以勝任的。
是否有巨子,并不重要。
只要他們平靜的待在濮陽,那么,中原之地,他們就可安穩無恙。
于墨家,自己還是相當了解的。
于墨家的許多理念,自己也是推崇的,在陸豐為縣令的十年,墨家的一些道理就有貫入縣城內外。
許多人都是遵守的。
并沒有感覺到有什么不妥。
于帝國的許多法令而言,也無什么沖突。
可見,墨家的道理是可以為帝國所用的,諸子百家,各有所長,皆可為用。
墨家!
咸陽是有墨家的。
百多年前,墨者三分,機關城的墨者只是一部分,他們本該好好的在諸國傳播墨家道理,卻與俗世牽扯太深太深了。
大家。
顯學。
一些事似乎總是難免,墨家如此,農家也是如此。
農家的最初本是在田畝上,在耕種一道上,在匠作一道上,在鄉野一道上,后來……也慢慢變了。
儒家!
也是一樣。
道理未變。
人心難持。
“天明師兄既然欣賞墨家的道理,要不就當一當墨家的巨子?”
“想來盜跖他們會很喜歡的。”
召水盈盈一笑。
“巨子!”
“巨子!”
“墨家會有屬于他們的巨子,會有適合他們的巨子。”
“那里看來頗為熱鬧,船家,勞煩將船駛向那里,咱們也去看看熱鬧,若能得一兩條肥魚,今兒的餐食就有了。”
“這個時節的水域肥魚,滋味還是相當不錯的。”
“……”
巨子!
墨家現在最需要的不是巨子,而是好好的沉下心,好好的反思己身,好好的反省己身。
諸夏已經進入一個不一樣的歲月。
以前,是諸國并存的象征歲月。
現在是一國統御諸夏的歲月。
墨家,需要變化,需要適應。
其余的百家也是一樣。
不能做到,就會衰微,甚至于消亡。
等墨家他們適應了嶄新諸夏,他們就會有嶄新的心思,會有嶄新的道理化生。
是時。
一位合適的巨子,自然就有了。
只要墨家一直安心做自己的事情,那樣的場景一定會發生,天明于此很是確信。
腳下樓船繼續在水域行進,靈覺之中的前方熱鬧愈發清晰了,意趣之,同身邊的召水看了一眼,便是朗聲吩咐遠處的船家。
“天明師兄,你說中原諸郡的那些人,這一次會渡過那些麻煩嗎?”
“楚地,也在其中。”
覺身下的樓船方向有改,向著天明師兄手指的方向前往,秀眸生輝,靈覺也是探了過去。
那里,的確很熱鬧,甚至于無需靈覺,都能六識有感了。
和天明師兄身在居巢水域,一些事好像還在身邊,總是不自覺的提起來,想要避開,又總是在身邊。
秦國。
山東諸國的人。
中原的人。
……
不知不覺,又想到了燕國。
這個時候的燕國早早就下雪了,雪勢很大,雪花漫天,白雪皚皚,雪景覆蓋整個都城,籠罩整個燕國。
下雪的時候,其實是不太冷的。
漫步在雪地中,伸手感觸一片片雪花的微涼,雪勢之下,雪地中的痕跡很快就會被掩蓋。
父王。
母親。
端木先生!
紫陽!
還有記憶中仍記得的一些人,只是,一些人的身影略有些漸漸模糊了,唯有時而惦念,方能牢牢記在心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