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星際文明電磁戰(下)-《暗體》
第(1/3)頁
人類的量子計算機矩陣與泰伯星人的量子計算機矩陣組網后,形成了一個超級算力矩陣,相當于目前人類全部算力的1億倍。
如此恐怖的算力甚至能模擬出一個擁有50萬平方公里的小型超現實世界,其幀率已經達到了真實世界的幀率,?在物理學中可理論化為普朗克時間的倒數,即1.8510^43 fps。
倘若一個人身處一個幀率為200fps的虛擬世界中,他將無法分清現實與虛擬的差別,而這個算力矩陣其所擁有的1.8510^43 fps是何等的恐怖。
倘若再用一個量化的標準衡量就是,這個算力矩陣能同時讓10萬億個玩家同時開啟全地圖模式,運行一個超過3.5億倍體量的現行主流游戲,而且非常絲滑流暢。
根據測算,這個超級算力矩陣能精確地模擬出向木星內部發射一個具體尺寸的黑洞,從而引發該星體內部的氫核聚變,真正實現其褐矮星化。
此外,整個模擬運算的時間并不是很長,根據劉翰洋的意識初步推斷,整個過程只需要3分39秒。
這個時間段就非常關鍵了,期間不能出現任何問題。
也就是說,在模擬運算的整個3分39秒內,執行任務的“光芒”號不能被泰伯星人的電磁戰系統發現或反制,更不能被其擊落。
否則,一切都將功虧一簣。
然而,狡猾的泰伯星人還是發現了端倪。
就在這個超級量子計算機矩陣完成組網、進行模擬后的第15秒,泰伯星人發現之前由追擊“光芒”號的那兩艘武裝護衛飛船所發射的24枚中距暗物質空間導彈似乎仍在飛行中。
這極不正常。
泰伯星人與人類交戰不下千次,該型號的中距暗物質空間導彈具體參數,他們早已輸入了己方的戰爭數據庫。
泰伯星人記錄的該型導彈的速度為5000馬赫。
在相距50萬公里的距離下,該型導彈以5000馬赫的速度突進,最多100秒就可以擊中“光芒”號。
可詭異的是,從那24枚中距暗物質空間導彈被發射的那一刻算起,已過去了整整190秒,“光芒”號竟然安然無恙。
更詭異的是,正當泰伯星人疑惑之際,他們的監測屏幕上突然出現了“光芒”號以自衛方式大戰來襲導彈的震撼場景。
監測畫面中,“光芒”號向來襲的那24枚中距暗物質空間導彈發射了500枚自主追蹤式深空巡飛彈。
一系列延綿的爆炸之后,這500枚自主追蹤式深空巡飛彈以超過20:1的飽和攻擊,全部擊落了來襲的那24枚中距暗物質空間導彈。
在泰伯星人的記憶中,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一艘電磁戰飛船擁有如此強悍的反導能力,更是第一次看到人類的中距暗物質空間導彈竟然如此不經打。
往常,人類的中距暗物質空間導彈不但擁有超強的中段突防能力,更有末端一系列復雜多變的主動規避動作,一般的反導武器很難將其攔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