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暗域-《暗體》
第(1/3)頁
當木星成功演化成一顆亞紅矮星,即次恒星后,遠在火星的人們親眼目睹了宇宙史上這恢宏的一刻。
人們沐浴在木星所散發的柔和的桔色光芒中,臉上更是洋溢著欣慰與期許的笑容。
至此,太陽系有了第二顆太陽,源源不斷的光和熱將溫暖每一個人。
這是救贖的一刻,是開天辟地的壯麗詩篇,更是人類文明開啟下一個輝煌時代的開端。
時光飛逝,一晃5年匆匆而過,木星內部的氫核聚變已趨于穩定,原本不斷吹向木衛二表面、全天肆虐的太陽風和伽馬射線暴也日趨減少。
木星正在變成一顆穩定的次恒星。
在木星的持續照耀和加熱下,處于宜居帶的木衛二表面那75km-100km厚的冰層正慢慢融化,最多10年后,它將變成一顆擁有全球性海洋和陸地的廣袤星球。
10年的時間轉瞬而過。
木衛二變得更加溫暖,其表面的冰層已基本融化,除了南北極兩塊狹小的區域仍被100多公里厚的冰川覆蓋外,大部分地區的冰川早已融化殆盡。
盡管木衛二的大小只與月球相當,但它的水量卻是地球的兩倍,水量及其充沛,其地表那75km-100km厚的冰層融化后,形成了一個平均深度超過80公里的全球性海洋。
只是在它的北半球出現了一塊面積約為35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闊陸地,它的四周被海水環繞,一個不折不扣的超級海島,其平均氣溫達到了5攝氏度,接近赤道的南部地區其最高氣溫更是達到了15攝氏度。
除了有持續的光照和全球性液態海洋外,木衛二還需擁有一個全球性磁場,如此,才能免受太陽風(已演化成亞紅矮星的木星)的侵襲,才能鎖住溫度和大氣。
木星成為一顆亞紅矮星前,木衛二是擁有磁場的,但此類磁場是由木星磁場與冰層下的導電液態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次級磁場。
該類磁場雖然對于抵御太陽風與鎖住大氣和液態海洋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非常有限。
根據木星及木衛二開發署早些年對木衛二的實地勘測,以及后來所形成的《木衛二勘測報告》,人類早已完美解決了木衛二上太陽風肆虐的問題。
早在木星亞紅矮星化前,木星及木衛二開發署就在木星與木衛二之間建造了一個巨大的反太陽風(亞紅矮星形成的電磁風暴和帶電粒子)裝置。
該裝置一直運轉到現在,并在此后200多年的時間內,持續且有效地保護木衛二的次級磁場不被太陽風侵襲,達到阻止木衛二大氣的逃逸并穩定其液態海洋的作用。
此外,木衛二被加熱后,其地表上升的受熱羽流和水蒸氣受到在木星磁場作用下的帶電粒子和帶電塵埃的撞擊,最終形成氫、氧分子。
相對輕的氫分子逃逸至太空,較重的氧分子留了下來,最終在木衛二的上空形成了200千米厚的富氧大氣層。
根據測算,木衛二地表的氧氣含量達到了18%左右,接近地球地表海拔2000米區域的含氧量,正常人基本不需要借助任何呼吸裝置即可在其地表隨意活動。
5年后,隨著人類對木衛二地表的持續改造,其大氣構成與含氧量將與地球趨于一致。
總之,木衛二上的這塊超級海島其溫熱條件與氣候特征,已經非常接近地球北緯55度區域的氣候條件,基本相當于中北歐地區的氣候條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