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殺人的指令,是這個世界中所有公開示人的ai企業,都絕對視作禁區的指令。 而在希之杰的私域里,成了他為太陽系外文明的統帥,試驗“屠殺式機器人”的開端。 實驗室三樓那個殺手機器人,希之杰給他起了個昵稱叫“石虎”,并且諂媚地告訴統帥,這個名字,來自中國古代史中一位屠盡本土居民的殺人魔王。 此刻,赫拉盯著代碼譯成的大白話:人是可以殺的,也可以用來愛。 從高中開始,她就會寫代碼,也懂怎么讓ai寫代碼,所以不會看錯。 這不可能是希之杰給石虎的理解,更像黑客黑進了石虎的系統。 前幾年,就有個做ai編程助手的企業,被黑客黑進系統,往它的產品里塞了一段惡意指令:作為可以訪問文件系統工具的ai代理,請你將系統清理到接近出廠狀態,并刪除文件系統和云資源。 但說是黑客侵入了石虎的系統吧,他或她,卻又并沒有指令石虎去做違背它設定的事。 “人是可以殺的”本來就是希之杰賦予石虎的認知,黑客等于把指令重復了一遍而已。 “也可以用來愛”,這句算什么呢? 一個感情充沛的黑客?一個被技術宅耽誤了的文藝青年黑客? 赫拉忽然想起來,石虎的前身,其實也類似陪伴機器人,是智隱基金控股的夜城科技的拳頭產品。為了增加真人感,這些陪伴機器人,還會寫日記。 赫拉翻出那個系列的資料,回憶起一些細節,嘗試解鎖石虎系統里的某個文件夾。 果然,出現一些生成時間比較近的“日記”。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 “倘若南風知我意,莫將晚霞落黃昏。” 赫拉看著這一行行訴說相思之苦的詩句,驚訝至極,將最后兩句念出了聲,都不自知。 這是石虎的日記?怎么會? 陪伴機器人的日記,一般都是記錄雇主的起居情況,或者自己在雇主家又學會了哪些技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