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林殊放下筷子。 她已經沒有胃口吃飯。 結完賬,兩人出去。 風雪滿天。 天空積壓著厚重的云。 林殊打車送周婭回酒店。 周婭坐上車,握住她的手,搖了搖頭,“不用了,你快點去坐地鐵,小心趕不上。” 林殊點頭。 周婭握了握她的手,又說:“殊殊,你不要覺得跟快樂的他在一起,就是對不起曾經的謝不塵,負罪感會壓垮你們。” 雪飄下來。 林殊戴上帽子。 她像一根竹筒飯,哆哆嗦嗦跑進地鐵站。 到站了。 風吹掉她的帽子。 林殊抹了抹眼睛,想起他的眼睛。 謝不塵那雙無所謂的黑眼睛底下,總是藏著難以消弭的絕望。 她不是迷戀他的痛苦。 只是難以釋懷,那個絕境中堅強走出來的男孩,再也不見了。 …… 寒假。 林殊跟隨老師到李家坡參加華語文學領獎,竟然見到了前世的碩士生導師。 前世師生關系不好不壞吧。 這個外語導師偏愛男學生,偶爾還會冒出“女人總是要生孩子回歸家庭”這種言論,培養女生,不如培養男生帶給他的收益大。 外語系本來就女多男少,女人想出頭得格外出類拔萃,有時候走了偏路,跟校領導搞上,林殊也見過。 生育功能既是負擔,又是資源,想活得漂亮且有尊嚴,實在是難。 進了職場,更是難上加難。 女人到年紀結婚生子,會被視為不能專心工作,男人到年紀結婚生子則是成熟可靠的象征。 索性不結吧,流言蜚語和親人給的壓力又堪比液壓機。 這個社會就這樣。 研究生導師當年的想法和做法,情有可原,但怎么說呢,林殊就是到現在都還記得,每一個字都記得。 林殊的短篇拿了個優秀新人獎,是在座所有獲獎者中最年輕的。 當地的記者也是個狠人,竟然還問她,怎么看待外界說她找人代筆的傳言。 “……代筆,不可能的,我高中就開始寫小說了,戰績可查。如果是問我書中那些超越年齡的情節哪來的話,其實是這樣的,我腦袋中總有一些不屬于現在的記憶,可能是孟婆湯沒喝干凈導致的。” …… 記者都不知道怎么接話。 其他人在旁邊暗笑。 林殊就這點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