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一顆星一個人-《他在星河等我》
第(2/3)頁
因為公輸子的緣故,華可鏡早在地球時代就曾經學習過相關的古文字,所以,此刻他閱讀起來并無障礙。
事實上,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所用文字,到底還是從西周金文發展而來的。
就華可鏡所知,春秋前,不管相隔多遠,各個諸侯國出土器具上的文字幾乎一樣。
因為他們都在用當時國家的法定統一的文字——西周大篆。
只是由于東周朝廷的威信下降了,所以各國逐漸分立,久而久之原本一樣的字型在各國發生了一些變化。
但是各國文字的源頭確實是一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輩青覽,
吾乃魯人公輸盤,失落此地三十載而有余。
此間歲月,年復一年,不知春秋,不幸甚矣。
然令有人憐憫于我等,憐憫于世人,遂得風靈派往桑梓故地。
PS:風靈,華可鏡理解為魯班所認知中的人工智能,也就是小樂。
是與風靈有約,速尋遺裔救吾于水火,其非本意也。
風靈之職責,乃循蹈憐憫人之約定,暗中相助于故人后輩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罷書信,重新放下宣紙,華可鏡不禁黯然泣下。
根據描述,這里確實是大師公輸子的居所,而且大師的情況與他早先所了解的基本相符。
然而,華可鏡知曉了事件的開頭,卻沒有猜中故事的結尾。
正如小樂所說的,公輸子大師交代過,風靈(人工智能)不允許將量子標記的關鍵暗語告訴自己。
因為自己一旦知曉,便必然難以同意小樂接下來的作為。
此時此刻,華可鏡的腦海中正回蕩著一句話,那是小樂留在他腦海里的最后一句話。
“加油,老華。請記住,公輸子大師拯救了你,而你要去拯救全世界……”
原來,公輸子大師與風靈約定的暗語是,“將來若有后輩飛向銀心,如在一千光年之內遇險,可啟動糾纏量子對。”
這樣的話,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大師便會知曉并犧牲自己以達到保全對方的目的。
這其中的邏輯很簡單,
如果公輸子大師提前逝去,超級文明【渺】則會尋找一個新的人類文明個體取代他的位置,并繼續軟禁在超級黑洞時空囚籠之中作為文明標本。
如此一來,即使華可鏡并非整個宇宙之內最后一名幸存的人類,他也會是【渺】最容易得到的標本。
而人工智能小樂在最終時刻選擇消散自身的能量,則是為了給遺忘者號宇宙飛船設定清晰的航路坐標,好讓【渺】能夠更快,更輕易地找到生死攸關的華可鏡。
以上,便是華可鏡未曾預想到的結局。
小樂不愿告訴華可鏡真相,是擔心他心存負累。
而公輸子此刻將事情的因由坦然告訴華可鏡,也是希望能夠解開他的心結。
為此,大師還特意在書信中告訴華可鏡,他年事已高,雖然依舊惜命,但卻很愿意犧牲自己,以為故鄉的人博取一個艱難的機會。
……
再一次望向那張米黃的宣紙,華可鏡忽然悲從中來。
在他原本的想象之中,有一個人一直在星河等著自己。
然而,如今他已經來到了銀心,
可那個人卻不在了。
更令他悲傷逆流,凄入肝脾的,是一路守護并陪伴了自己二十多萬年的人工智能,也為了挽救自己而毅然化作了煙云。
“小樂……風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