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陳老夫子和況小友是一門兩征君,好讓人羨慕啊。”留守府的人恭維道。 況且苦笑,他這是作為醫生進京給皇上看病,雖說身份也不簡單,可是跟老師被征召能一樣嗎?老師那是真征君,他則是虛的。 魏國公前來陪著走了個過場,沒有多說話,臨告辭前,魏國公找了個機會對他道:“你現在改變主意還來得及,使者一旦到了南京,就什么事都做不了了。” 況且道:“多謝國公大人,我的主意沒變。” 魏國公嘆息一聲,也不再勸他,只是預感他這一路上會是步步荊棘,若能平安到達北京,算他命大福大吧。 又過了五天,接他的使者終于到了,況且已經等著不耐煩了。 這次還是司禮太監黃錦親自帶隊,可見對他的重視。 黃錦進入南京后,馬上讓人請來況且,躬身一拜道:“況先生,圣上危在旦夕,就多麻煩先生費心了。” 況且正色道:“圣上乃是君父,君父有難,做臣子的自然不惜赴湯蹈火。” 一旁的人聽了,都做出無比感動的樣子,暗地里卻都不知他是真傻還是無知。 況且跟隨黃錦來到撫院行署,他向黃錦打聽嘉靖帝的病情,聽完黃錦的描述,他就知道根本沒救了,時間上根本來不及,就算路上毫無阻隔,嘉靖帝也堅持不到他進入北京城。 盡管如此,他還是得上路奔襲,除非有后續圣旨下來,言明他不需要進京,但這種圣旨是不可能下來的。 況且也不拖延,當場說定,第二天就跟隨黃錦人馬赴京,南京這里的事都已經安排妥當,他已沒有后顧之憂了。 第二天上午,一行人出城,南京留守府、中山王府、六部、三省寺的官員都到城外十里長亭為他們餞行。 況且既沒帶多少行李,也沒帶多少人,只有周鼎成和蕭妮兒兩人隨行。 在長亭上喝罷餞行酒,車隊就啟程疾馳而去,后面卻傳來李香君優雅的琴聲,她也來這里給他送行了,人雖未露面,琴聲卻傳遞了她的相思與牽掛。 “是李香君,剛才沒看到她啊,她躲在哪里?” 況且也沒看到李香君,卻感覺到她的存在了,不過他沒特意去找她,只要知道她來了,她在那里,就足夠了。 況且沒回頭尋覓李香君的人影,眼睛一直盯著前面,對他來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頁即將翻開,哪怕前路是龍潭虎穴,他只有拼命向前,沒有任何退路。 (全書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