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犯罪預知-《渣男洗白指南[快穿]》
第(2/3)頁
二,兇手極端的聰明,在現場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指紋或者其他的東西都沒有。
三,死者的死亡原因,這一點兒在解剖沒有出來之前不能具體說明,可是廚房那青黑色的水卻應該是跟毒素有關,可以猜測這種毒素是盤子上的,也可能是菜上的,更加有可能是水里的,因為人每個都有自己的喜好,不可能所有人吃同樣的東西中毒,但是人必須要使用的,就是水源!這是離不開的!
四,按照小區的監控來看,從趙賢回家,到趙賢的保姆回家之后沒有再出來過,那就可以猜測他們是在這個時間之后的第二天就遇害了,或者是當天就遇害了,能夠不動聲色的讓他們死去,甚至都沒有人發現,兇手肯定做了什么。
五,恨一個人恨到了連他們家里的保姆都不放過的情況,那就證明兇手跟趙賢是不死不休的關系,可能有感情糾葛,也或許是其他的糾葛,財務糾葛的關系極小。
事情應該是這樣的,在一周之前,趙賢給公司放假,然后自己也打算放假回來,甚至為了這一次過年,他打算帶著父母妻兒一起出國散心,這一點可以從網絡上的訂票能看出來,趙賢訂了出國的機票,用來游玩用的。
可是就在他回家跟家里人短暫相聚的這段時間,他們家里的某些東西被下了毒,這種毒素應該是沒有味道的,也不容易被察覺的,所以趙賢和家里人在毫無反應的情況下,挨個中毒,不對!就算是如此,他們的手機也不可能第一時間就關機,而且如果真的有人找趙賢怎么辦?
趙賢是一個生意人,他的手機不可能在回家之后就關機,那就證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兇手當時還在別墅里面,甚至可能親眼看到了趙賢他們死亡,然后將他們的手機關機了!
這樣想的話,幾乎是細思極恐。
只是這樣的話,好像顯得不是很安全……
“蕭隊!你看我找到了什么?。。 ?
一個警察直接從門外沖了過來,然后手里頭拿了一個黑黝黝的東西,那東西如果是旁人的話,恐怕是看不出來是什么玩意的,可是當警察的人,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東西是什么。
“干擾器?。?!”
沒錯!所有人看著這個干擾器,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為什么在死者死亡之后那么長時間,都沒有人發現死者的死亡,原來不是兇手關掉了手機,而是因為兇手直接用了干擾器,干擾了信號,讓死者的手機無法傳遞信息。
可是……為什么他們的手機還能用?
“這玩意是我在外面的花叢里面發現的,早就沒電了,估計是之前用過了,然后這不是外面下雪了么?進水了,估計壞了?!?
說話的警察戴著手套,小心翼翼的把東西放在了證物袋里面,這東西對于案情的進展是很重要的。
這一下,蕭銘啟就明白了,為什么趙賢死亡之后,都沒有人發現了,原來是因為這個干擾器……
至于下雪,文陽市的雪花是早就下了沒錯,但是一周之前卻是陽光明媚,挺不錯的,一直到上周五,忽然開始下了暴雪,那雪花洋洋灑灑的,最后把路面都給遮住了,他們警局這邊在沒有案子的時候,去做的最多的,就是掃大街了。
沒錯,別以為當警察就是坐辦公室或者是調查案子的,警察就是要服務人民群眾的,在雪花成了那個樣子之后,警隊里面的工業鹽車已經出發,他們警察也要跟環衛工人一起掃大街,為的就是讓這個城市正常運轉。
就算是如此,警察們還是很忙的,越是在這個時候,車禍的事情更是一連串。
雪大路滑,不少車子堵在路上,而且還有一些車子沒有防滑鏈,直接就從大坡上滑下來,最后導致了連環車禍,反正交警大隊那邊忙的頭都大了。
“查!查監控!所有小區的進出監控!還有周邊的所有監控!都要查!”
蕭銘啟看到這個干擾器之后,臉上才有了幾分笑容,畢竟這個干擾器代表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兇手一定來過這里!一個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會留下證據的,這個小區外面全都是各種各樣的監控,所以要找的話,是肯定能夠找到特殊的人的。
“另外還有這個干擾器,查型號,還有生產廠商,以及后續情況。”
所謂證物,除了從中找到關于兇手的質問之外,也是可以暴露兇手線索的,本來兇手是十分干凈的,在別墅的現場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幾乎是找不到任何關于兇手的特征,下毒!這樣一個可怕的事情,甚至根本不需要人出現在現場,就已經做好了殺人的過程,這是一個精心制作的犯罪。
但是這個干擾器,就極有可能暴露什么!
干擾器這種東西,除了自己能耐的,自己做,要不然的話,其實都是有型號和銷售渠道的,警方也能夠掌握一些關于這些東西的消息,所以調查起來,是最快的!
就在警方快速調查這個事情的時候,周邊的別墅已經有人知道了趙賢死亡的事情了,畢竟這個事情聽起來雖然嚇人,但是大家離得遠,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只知道警察把那個地方都給攔住了,所有人都不能過去。
而在一個裝扮精致魅惑,充滿女人味的房間里面,一個女人拿起了手機,正在打電話。
“安陽街十字路口的垃圾桶里面,有你們想要的大新聞,希望你們能夠找到哦!”
她一連打了幾個電話了,聲音通過了變音器改變成了其他的聲音,隨后又將電話卡銷毀。
接到了她電話的新聞工作者都馬上開始行動,畢竟大家都是要吃飯的,跑新聞就是他們工作的第一動力,每個新聞工作者都有屬于自己的線索渠道,當然,也有愿意聽別人投稿的。
張記者帶著自己的小徒弟第一時間到了安陽街十字路口,然后跟小徒弟一起翻找垃圾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