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30章 拉老四加班,美滋滋-《大清第一作家》


    第(2/3)頁

    待正事談完,胤禛隨口說了一句:“老大在宗人府吃喝不愁,你不必去看他,既然已經(jīng)選擇明哲保身,就不要在局勢動蕩時做多余的事。”

    胤禩:“這是大哥說的?”

    胤禛沒有回答,默認了。

    胤禩想到十四最近跳得有些歡,若有所思。

    他在腦海中描繪起了如今局勢,動蕩嗎?

    對他而言其實并不,而從汗阿瑪?shù)慕嵌葋砜矗⒏鐐兓ハ嘀g牽制,太子勢力收斂起來不敢掐尖冒頭,所有人的明哲暗斗都在汗阿瑪?shù)恼瓶刂小1绕鹬暗男蝿輥碚f,現(xiàn)在才是最穩(wěn)定的狀態(tài)。

    汗阿瑪就是那根定海神針,有他在,亂不了。

    而汗阿瑪現(xiàn)在的身體,再穩(wěn)當個十年都不成問題的。

    胤禩離開后,胤禛盯著桌案前他帶來的文書,腦闊有些隱隱作痛。

    怪不得老八這段時間黑眼圈重呢,原來都是公務(wù)愁的,汗阿瑪也是,總讓兒子左右為難。

    胤禛揉了揉眉心,招來心腹及幕僚,開始了挑燈夜戰(zhàn)。

    雖然將明面上的事交出去了,胤禩仍要管內(nèi)務(wù)府與掌衛(wèi)之事,自然也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寫話本了。

    胤禟才叫輕松呢,在朝中掛了個閑差,經(jīng)營商船在海上貿(mào)易賺得盆滿缽滿,是納稅大戶,戶部管收稅的官員見著他就知道九貝勒又要給國庫送錢了,那錢的基數(shù)可不是一點半點兒。這些年來,靠著海上貿(mào)易,胤禟的商隊從別國賺取到了驚人到富可敵國的財富,自然也惹來不少人眼紅。

    胤禟也雞賊,他知道現(xiàn)在最大的靠山是汗阿瑪,而汗阿瑪信任八哥,借此表忠心,直言自己賺到的錢,只要汗阿瑪一句話就可以給他,并且又是為國庫創(chuàng)收,又是為內(nèi)務(wù)府創(chuàng)收。

    內(nèi)務(wù)府進項多了,錢不也是進的康熙口袋?

    于康熙而言,這是擺在眼前的好處,賺得是外藩毛子的錢,漸漸也就放任了胤禟的行事。

    而內(nèi)務(wù)府總管現(xiàn)在是胤禩在做,兄弟兩個一拍即合、“狼狽為奸”,日子是越過越滋潤了。

    于是,看了《書中客》最后一句話的民間,久久等待傾城后續(xù)卻未等到,果真開始有人嘗試著續(xù)寫《書中客》,或是自己創(chuàng)作“進入書中”、“進入畫中”等題材的話本。

    第一位續(xù)寫《書中客》的是一位屢試不中的秀才,他年齡也已經(jīng)到了,家中清貧,考不上科舉,總得想法子賺錢養(yǎng)家糊口。

    秀才的文筆還不錯,模仿傾城的話本寫出來,雖不如傾城原汁原味的美妙,卻也有其獨特的故事,他選擇了好的結(jié)局,按照傾城最后一段話的指點,寫了留在大秦,大秦延續(xù)幾代之類的結(jié)局。

    接著傾城的熱度,那窮秀才一夜之間出了名,靠著寫話本賺了千兩黃金,一家子脫離貧困,甚至在京城置辦的房產(chǎn),與書肆簽訂了之后供應(yīng)話本的契書!

    他的成功,自然也令人眼熱,很快便掀起了跟風之潮。

    這年頭的科舉,那是萬人過獨木橋,真正中者實在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落榜的讀書人會另謀生路,他們有的賣字畫,有的做一些抄錄工作,有的轉(zhuǎn)為賬房先生,會在落榜后心灰意冷而轉(zhuǎn)職之人也不少。

    話本暢銷使得這一塊撈金領(lǐng)域引起了讀書人的注意,一夕之間,嘗試著寫話本賺上一筆的還真不少。

    胤禟在各地都有經(jīng)營茶樓,下屬們同樣為他挖掘到了不少“后起之秀”,他偶爾會來與胤禩共享情報,笑呵呵地介紹給他看如今市面上流行的話本是誰寫的。

    傾城掀起的話本潮流,改善了民間的精神娛樂方式。有閉著眼睛吹噓傾城之人還用一句歪理來贊美傾城的貢獻“若非是有話本消磨時間,人們多余的時間就會用來賭與嫖,或是做別的偷雞摸狗的勾當,如今有了話本看,賊都改邪歸正了!”

    “這可是真人真事,有一位賊去富家中偷盜,無意之中看到了傾城的話本,驚為天人!這一看就陷下去了,也忘了逃走,被人‘人贓并獲’,富家將他扭送衙門,那賊被關(guān)進牢中還痛哭流涕,祈求官老爺讓他將話本給看完。”

    “結(jié)果怎么著?傾城的話本是未完的,他得知此事都傻眼了!”

    茶樓之中的聽客人們竊竊私語,將這事當笑話分享,同樣也期待著其他秀才所寫的話本。

    “聽說傾城受到了皇上的重用,如今做高官了!他本就是皇子,這一忙起來,可不就更沒時間寫話本了,哎~”

    “可不,皇上對皇子阿哥要求嚴厲,傾城寫話本之事也沒少挨罵,他還為此總是被禁足在家。這會兒是終于有了機會往上走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