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僅陸卓關注袁子琰一行人, 宣王也盯著這邊呢。若袁子琰提前到了,宣王別說造反了,有袁子琰領著幾十萬大軍鎮守皇城, 人都得沒命。 不過,宣王也知道陸卓做的混賬事兒, 更明白袁子琰但凡有點腦子,都不會忠心于他。 宣王此次造反,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陸卓混賬成這樣, 連老天都在幫他。 他給袁子琰開出的條件十分不錯。宣王繼位后, 袁子琰仍舊是攝政王,他手中的兵權, 宣王不會動。宣王對他只有一個要求,不要回來救陸卓,等他登上大位,一切穩定后,再回京助他。 這個買賣怎么看,怎么都是挺劃算的。 趙芯兒看完了宣王的信后,折了起來, 又抬頭問袁子琰:“夫君,你如何想的呀?” 就目前來看, 宣王比陸卓要強的多。 袁子琰捉住她的小手, “靜觀其變。” 陸卓不可信,宣王亦不可信。 古往今來, 沒有哪個皇帝,喜歡手握兵權,功高蓋主的臣子。 更何況, 他還是攝政王。 他這個位子,注定會被猜忌。如今宣王說的好,可日后,又真能忍得了他這個手握重兵的攝政王? 不難想象,宣王一旦繼位,變成第二個陸卓,也是遲早的事兒。 袁子琰并未給宣王回信,仍舊按照原來的速度,不緊不慢的往皇城趕。 宣王并不打算要袁子琰的承諾,只要他的一個態度。 見袁子琰速度仍舊很慢,沒有快馬加鞭趕回京城的意思,宣王終于放下了心,干脆領著大軍攻入皇城。 一路上,趙芯兒其實是有些擔心的,攝政王府,武安侯府以及祝府等人,如今全都在京城中呢,一旦宣王攻入皇城,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有危險。 袁子琰得知了她的擔憂后,安撫了她一番。 “不必擔憂,如今宣王打的是賢君路子。那些追隨他的人,大概也是覺得,他成了皇帝后,會對愛民如子,對百姓好,所以才會選擇追隨他。 既然這樣,那他攻入京城后,也不會肆意殺人,對待京城望族與朝中大臣,大概是安撫居多。 趙芯兒聽他這樣講,倒是微微放下心來。 不過說起來,袁子琰等人倒是高估了宣王的速度,朝廷的兵馬也不是吃素的,雖說不及宣王率領的兵馬,但也著實給他們增加了不少的阻力,哪怕袁子琰等人已經盡量放慢了腳步,他們快到京城之時,宣王的大軍還沒進攻進來。 干脆,袁子琰率領大軍速度又降下幾分。 陸卓聽聞他已經快到京城,卻遲遲不來救駕,心中恨極。 干脆,一封圣旨,想要將武安侯府中眾人請入宮中,以此來威脅袁子琰,叫他盡快進京。誰知,武安侯府像是早知道一般,府中早就人去樓空。 陸卓得知消息后,暴跳如雷,第二日,將明太妃軟禁了起來。 并傳了消息給袁子琰等人。 看來,陸卓已經后知后覺的發現,先皇留下的那些錦衣衛,如今已經不在明太妃身邊。 袁子琰得到消息后,臉色就是微微一變。 明太妃高義,若不是她當初叫錦衣衛護送趙芯兒劫了軍餉,如今西北大軍早已喪病于匈奴人之手。 陸卓拿明太妃威脅,袁子琰定然不能坐視不理。 趙芯兒聽說了這個消息后,也著了急,她急匆匆的去找了袁子琰。 “夫君,太妃娘娘在陸卓手中,這下如何是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