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最長久的告白-《將軍,孤本紅妝》
第(2/3)頁
眾人皆以為,狀元之名非他莫屬。
然最后,令人大吃一驚的是,狀元所屬,乃是溫家人,上一任太傅溫麒玉的孫子——溫墨言。
而陳三思,則是位居傍眼。
此等反轉,令人應接不暇,卻并未有幾人心生意外。
畢竟從一開始,這溫墨言,便是他們心中當仁不讓的第一名。
殿試結束前三名游街后,戚澤禹召來陳三思,朝他搖了搖頭:“你與墨言,終歸還有些差距,上次會試時,若不是墨言身子不適提前退場,你或得不了第一。”
戚澤禹并未有偏袒于誰的意思,他的所言所語,皆真。
聞言,陳三思并不因此而心生氣餒,反而笑得極為坦然:“溫老大人乃是世間最為出色的老師之一,而新科狀元是溫老大人的嫡孫,有溫老大人親自教導,此結果并不讓人意外。”
“你難道沒有半點失望?”戚澤禹看似略微驚訝:“原本就差一點,你便是三元及第,風光無二。”
“微臣并不在意。”
此時,按照規(guī)矩,陳三思已入了翰林院,成了其中一位編修,便可以自稱‘微臣’。
“哦?”戚澤禹略為奇怪:“陳卿,卻是不為功名所累,不過,這是為何?”
“陛下有所不知,自微臣懂事以來,便以升平先皇為標桿,所行所舉皆是因心中的崇拜尊敬,升平先皇在世時,也從不在意旁人虛言。”
戚澤禹頓了頓,而后恍然:“若是如此,到也不奇怪,朕的父皇,雖稱不上一生肆意,可世間能影響她的人,寥寥無幾。”
話說到此處,因看眼前的人還算順眼,戚澤禹的語氣便更溫和了兩分:“陳卿入翰林院,感覺如何?”
“請恕微臣直言”陳三思躬身,行大禮:“翰林院中皆是文職,大多不可遠行辦公,與微臣剛開始的預料相差甚遠。”
身為帝王,戚澤禹已經許久沒見過這么敢說的人了,一時心中大為驚詫,但面上卻不露分毫,淡然而問:“陳卿之意,朕不解其意。”
“微臣想做陛下的眼睛。”陳三思鄭重其事,擲地有聲:“想尋遍河山,抓一抓陛下瞧不見的陰溝地鼠。”
戚澤禹良久不言。
陳三思躬身不起。
不知過去多久,戚澤禹擺了擺手:“陳卿且先下去,此事朕自有決斷。”
聞言,陳三思再躬身:“微臣告退。”
出了皇宮,望著喧鬧的大街,陳三思心生躁意,便順著人流繞道入了百匯閣。
百匯閣,集天下奇書,是讀書之人心中的圣地,因百匯閣的要求極為嚴格,每日往來之人并不多。
而其中大半,此生無緣踏入第三樓。
然陳三思作為今年殿試榜眼,早早的便已拿了其中一個名額,獲得了入百匯閣第三層閣樓的資格。
興之所至,他并未像往常那般直入正書區(qū)域,而是入了雜書區(qū)。
此處多是奇聞怪談,或民間略有深意的話本,但能被百匯閣收入,便代表了其中意義不凡,要是運氣足夠好,或許還能這里面發(fā)現(xiàn)些極為有趣的東西。
陳三思曾聽人提過,但并未放在心上。
可今日恰巧空閑,無所事事,便興起了來此處打發(fā)時間的想法。
半響,陳三思的目光落到角落中存了厚灰的書上,顯然,這本書已有許久未曾被人打開過。
陳三思心神一動,終是將其抽了出來,輕輕的拍去書皮上的灰塵,這才瞧清楚書名。
原是一本來自民間的著作。
半響,陳三思忽而一笑:“既然今日有緣,那就讓我瞧瞧,所謂的奇聞怪談到底有多奇怪吧。”
說罷,他尋了空位落座,翻書細閱了起來。
這一看,他便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遍尋多時找他不著的孫九道終是在百匯閣三樓尋到了他,一時哭笑不得的坐在他的對面。
見陳三思不知在看什么,一目十行速度極快,不由乍舌:“你這般看書,能看得進去嗎?”
陳三思頭也不抬,又翻了一頁:“民間話本,囫圇吞棗足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