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與他相比,之前還慢了他一拍的其他考生的動作可要快得多了。這些人既然能進(jìn)入殿試階段,其身上的才學(xué)自然是極高的,哪怕這等策問文章并非他們所長,也難不住他們,只要有了心中所想,就能從筆端作出一篇辭藻優(yōu)美,朗朗上口的錦繡文章來。 孫途在此期間也在考場內(nèi)隨意地轉(zhuǎn)了一圈,而后則與一些官員一道去到了外頭,先是處理了一下手邊的公務(wù),這才和童沐等人說起了閑話來:“你們說今日這場殿試能讓朝廷選拔出幾個人才來?” “這個可難說了,聽說今年江南真正的優(yōu)秀舉子全軍盡墨,能來的都是濫竽充數(shù),所以想要挑選出一些得用的人才可不容易啊。”有官員臉色不那么好看地說道。 他這話自然有對孫途之前決定抱怨之意,但也不算大錯,因為這些年來,江南確實是大宋文華之地,每次科舉都以那里的考生被取中最多。 孫途聽了這話也只是一笑,沒有多作糾纏,而是看向了童沐:“你以為呢?” “很難。”童沐也搖頭:“文武兩道本就不通,你所出的題目又太過泛泛,不是這些只讀圣賢書,不問他事的考生所能理解的,更別提讓他們自出機杼地作出一篇讓人滿意的文章來了。別看你的要求不高,但只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八字就已很難達(dá)到了。” 孫途卻搖頭道:“我倒以為不必如此悲觀,天下英才何其之多,既然有只知道吟風(fēng)弄月或死讀書的,自然也有懂得實務(wù)的,我就不信今日殿上就沒有一個這樣的考生。” 說著又是一頓,正色道:“另外,我今日突然而定的殿試規(guī)則也是在為將來做準(zhǔn)備,咱們大宋將來的科舉取仕之法也該變一變了,不能只以文章好壞來定,而是該博采眾長。” “此話怎講?”童沐頓時來了興趣問道,其他官員則是一臉的別扭,想說什么,但終究忍了下來。 孫途沒有在意其他人異樣的神色,道出了自己的構(gòu)想:“科舉取仕是為了什么?是為了替朝廷招攬有才能之人,而不是找什么文豪詩人。所以在我看來作文章固然重要,但卻不是必須的,至于明經(jīng)科的考試專門只考對那些經(jīng)史典籍的熟悉程度的就更是沒甚必要了。 “現(xiàn)在朝廷和各級官府的要的是能做實事的人,那就從取士時就考察這一點。比如吏部,就從他們對官員的升遷,對整個朝政大局的角度入手,讓他們寫文闡述;刑部,則以判案為題讓其作文;至于戶部就更簡單了,若是連算數(shù)都不會,就沒資格入戶部,另外,還要對我大宋歲入,各地稅款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凡此種種,才是最正確直接的科舉取士之道,不知各位以為如何?” 聽了他這一番長篇大論,就是童沐都有些發(fā)愣愕然,半晌都不知該作何表述才好。最后只能嘆了一聲:“孫太尉果然深謀遠(yuǎn)慮,非我等所能比。只是這么一來,科舉可就與以往大不一樣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