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白雪梅在一旁說著:“這里應(yīng)是有高人隱居。” 我看了她一眼,正要開口。突然神識中傳來縹緲人聲說道:“難得二位道友來訪,扶風(fēng)子有理了。”驚愕間,只見一人身穿青色道袍,頭頂束有發(fā)髻,背著雙手凌空飛躍而來。 腦中話音結(jié)束之時,人也正好來到我倆面前,背對著山崖。定睛細(xì)看,只見他臉龐清瘦,劍眉之下一雙烏黑靈動眼眸,薄厚適中的嘴唇上下留有山羊胡。 “白雪梅見過前輩。” “風(fēng)林見過前輩。” 我倆拱手見禮,他看了看我倆,說著:“福生無量天尊,二位道友不必多禮,請隨貧道入觀一敘。”說完轉(zhuǎn)身,一步踏在山谷虛空中,漫步向?qū)γ孀呷ァ2]有像過來那般飛渡而行。 白雪梅和我對視一眼,不知他的用意,隨后我上前伸腳試了試,根本沒有踩到任何實物。而這會已經(jīng)走到虛空中的扶風(fēng)道人,似乎感應(yīng)到了我倆的困境,神識中再次響起話音,是一首七言詩。 “妄思前后因與果,哪日方能踏步行?但將虛幻看通透,真如平常隨本心。” 這位扶風(fēng)道人似乎在點化我倆,轉(zhuǎn)頭看向白雪梅,她已經(jīng)閉目矗立領(lǐng)悟。我也回過頭,閉上眼睛,在心中重復(fù)默念那首詩。 人們在做事之前,都會有所計劃,有所顧慮,評估風(fēng)險,小心謹(jǐn)慎,這些當(dāng)然無可厚非。但如果一直處于妄想,害怕失敗,畏懼后果。那終究不會把心中所想,賦予實踐,一切都只是停留在想象而已。 比如當(dāng)你看到一只蜈蚣的時候,本能地會亂想,它會不會有毒。如果自己抓它,會不會被咬中,會不會生病。但如果不去抓它,那它晚上又會不會到處亂爬?于是一直猶豫,一直害怕?lián)模钡津隍甲约弘x開,或者其他人幫了你。 想要跨過恐懼,跨過妄想。則需要直視本心,直視目標(biāo)。拋去一切還未發(fā)生的虛幻想象,看透成敗因果。如此才能心如平常,跟隨本來意圖,本來計劃行動。 不知過了多久,從字面意思理解出詩意后,心中似乎抓住了一點關(guān)竅。又過了好一會,我才明了通透。此詩字意是指人的行為,而更深處卻暗含突破陰陽虛實變化的修行關(guān)竅。 一旦想通,心里豁然開朗。隨即睜開眼睛,只見白雪梅已然步履輕盈,行走于虛空之中。我微微一笑,暗想她悟性可不比自己差呀。 然后邁出右腿,如平常走路,如平常修行,體內(nèi)陽識煉體自行運轉(zhuǎn),全身有靈氣溢出,與山澗中的霧氣相互呼應(yīng)。 神識動作心念如一,淡看前方白雪梅的婀娜身影,像似漫步尾隨,像似隨意閑逛。不知不覺已然走過山澗,來到對面道觀前,先到一步地白雪梅與扶風(fēng)道人也正微笑看著自己。 “福生無量天尊,南晟子多謝道友點化關(guān)竅。”我信步近前,持道家之禮,自稱道號,坦言相告。 “哈哈哈哈,南晟道友不必言謝,我等相見既是緣法,來...隨我進入觀中吧。”他伸手撫須,淡然說道。語畢右手大袖一拂做請進姿態(tài),而原本緊閉的觀門隨之打開。 “請。”我與白雪梅各自說道,然后她率先跨過門檻,走了進去。 這間道觀雖然不大,卻依舊有塊木質(zhì)樸素匾額掛于門楣之上,但見用毛筆寫就三字‘隨風(fēng)觀’。木質(zhì)大門兩側(cè)亦寫有對聯(lián)。 避世清修,任山間云去云來,云來云去;迎客共悟,看世上花開花落,花落花開。 走進觀內(nèi),迎面所見便是三清圣祖畫像神龕。不過不見貢品,不見香燭。同間左側(cè)放著一張四方桌,桌上放著瓷壺茶杯。同間右側(cè),一張木床和兩個箱子,床上沒有被褥,只見一個蒲團。 他帶著我們來到左邊落座,口中說道:“觀中只有自制山茶,兩位道友嘗嘗。”說著原本毫無熱氣的茶壺,被他拿到手中后沸騰起來,隨后從中倒出碧綠茶水于杯中。 “扶風(fēng)道友,能否打聽一事。”我喝了一口茶,感覺微苦中又帶甘甜,然后說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