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清穿七福晉》
第(2/3)頁
之前他見著四爺也就點了點頭沒說什么,這會兒跪在床邊倒也還算神色自若。四爺不在意這些,也不覺得膈應。自己年紀跟廢太子隔得不遠,廢太子當年有多風姿卓越四爺是看在眼里的。
胤礽最風光的時候,四爺是打心底沒想過自己會有這么一天,太子當年太優秀了,優秀到下邊的弟弟們都不敢有什么妄想。乃至到今時今日,他也對胤礽另眼相待些。
不過不管屋里的人怎么想,戲劇般的回光返照還是沒能出現,屬于康熙的人生到底沒拖過這一年的年末。當天晚上剛過亥初,緊閉了許久的門總算從里邊給打開來。
最出來的先是李德全,操著他那獨特又帶著幾分凄涼的嗓音宣告康熙駕崩,緊跟著便響起了傳遍四九城的喪鐘。他知道這是他最后一份差事,說完之后便轉身回了里邊,跪在康熙身邊陪著。
這樣的場景也許在康熙最喜怒無常的時候,眾人心里不是沒有幻想過。想著要是一了百了多好,自己也不用擔驚受怕,就怕皇阿瑪不高興,下一個倒霉的就是自己。
但真到了這一刻來臨的時候,跪在地上的兒子們還是一瞬間悲從中來,哭嚎起來,只是不清楚是哭死去的康熙,還是哭死了阿瑪的自己,又或者他們自己心里都不知道為了什么而哭泣悲哀。
等到喪鐘全敲完,捧著遺詔的三位大臣才出來,滿蒙漢三道圣旨依次宣讀,遺詔皇四子胤禛繼位。圣旨前后說了什么不重要,只有這短短一句話,寥寥數字才算是給這一場持續多年,鬧得君臣父子皆狼狽不堪的大戲落下帷幕。
遺詔已下,這事就算是塵埃落定了。三爺五爺兩個親王領頭給四爺磕頭,算是認了新君,胤禩被夾在胤祐和老九之間,四爺一時看不清他的臉,不知道這個跟自己斗了這么久的弟弟現在是什么模樣。
但是這些都不重要,甭管之前兄弟們鬧得多兇多狠,這會兒只要是不打算起兵造反,留下千古罵名的,就只能老老實實的認下。況且大行皇帝駕崩,要辦的事多了去,后邊的小阿哥們還能老老實實守靈,前邊這些兄弟們,這么一大攤子事誰也跑不了。
跟在四爺后邊出來的還有廢太子,廢太子倒是什么都沒多說,也不再端著架子,老實給新皇磕了個頭,便又回他的毓慶宮去。康熙到底沒忘了自己這個兒子,康熙咽氣之后,李德全便宣了他這輩子最后一道口諭,讓四爺善待廢太子與直郡王。
康熙知道自家四兒子是個辦大事,也是個心狠的人。四爺還沒來的時候,哪怕已然不甚清醒,卻還是拉著廢太子說了許多。來來回回就是讓他好生顧著自己,別生出不該生心思,好好的把這輩子過完。
胤礽年紀不小了,多少年都沒這般被康熙像個孩子一樣拉著手細細叮囑。他不敢再回想自家阿瑪到底跟自己說了些什么,但是他得聽話,得好好的活著。所以這會兒哪怕讓他捧著老四,他也認了。
四爺看著神色各異的年長兄弟,和惶惶然不知道該如何自處的小弟弟們,甚至都沒有時間來悲痛與哀悼,也感受不到皇位給自己帶來的喜悅。他伸出手點了幾個能干的,連老八都沒落下,各自分攤了各自的活兒,整個養心殿才算活了起來。
喪鐘比報信的奴才跑得快,鐘聲響起的那一瞬間,整個紫禁城便都為之震動。后宮各宮妃嬪無不悲痛欲絕,咸福宮里也不例外,原本等到亥時時分,不光玉玳就連成妃都有些累了。馬嬤嬤還打算張羅著弄點吃的先填填肚子,畢竟這事說不好,一等一整夜也不是沒可能。
可這會兒成妃哪有胃口吃東西,胡亂擺擺手說不用,哪知手還沒放下來,外邊鐘聲就傳過來了。成妃一聽這鐘聲就慘白了整張臉,嘴唇被自己咬得一點血色都沒有。一直到鐘聲停了一句話都沒說,直到玉玳緊緊握著她的手,催促她該往養心殿那邊去哭靈,這才凄然流下兩道熱淚來。
康熙病得急,走得也急,但也不是一點征兆都沒有。早在兩個月前,御醫就已經跟李德全透了些風聲,當時便打著沖喜的幌子,把該備下的都備下了,倒是也不算慌亂。
當天晚上不算,哭靈守靈算是從第二天一早開始。家里孩子除了兩個小的,大的也得進宮來,胤祐被四爺派出去了,宮里成妃和孩子們便只能玉玳一人看顧著。
守著各個城門關卡的人都換成了正藍旗胤祐身邊的人,再是i國i喪時期,該穩住的地兒還是不能亂。五爺比胤祐還忙,多少年沒進過九門提督衙門的人,這幾天天天守在那邊不回家,城里的動靜時刻回報,就怕出什么岔子。
一天兩天的好說,熬到最后一天的時候,玉玳早上起來看著鏡子里的自己,覺著眼眶都眍了。不過自己累,有人比自己更累,一連七天哭靈,總有身子熬不住的妃嬪們。
今兒頭一個倒的就是這幾天哭得挺狠的良妃。胤禩不在,他本就管著內務府,現在忙就忙著他一個,說腳不沾地那都不夠,就差沒把半條命都給搭里邊,還半句抱怨都不敢有。如今老四登基,自己不被穿小鞋就不錯了,哪還敢抱怨差事太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