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結局-《一品女仵作》
第(3/3)頁
后來他離開皇宮的時候,經過在染了鮮血的襁褓邊時,并未停步甚至還嫌棄極了。
他目光急切的看向許楚,可對上的只有一雙冷靜到毫無波瀾的眼眸。那肖像孫柔的眸子里,沒有厭惡跟憎恨,唯有毫不相干的冷靜跟默然。
容稟躬身坐在座椅上,癡癡笑出聲來,最后笑到眼角都濕潤了。
“也就是說,你是我與柔兒的女兒?”
只一句話,卻讓一直守護在許楚身旁的蕭清朗渾身一僵。
許楚搖搖頭,“不,孫柔的女兒已經被你下令殺死,當時你只是冷冷淡淡的隨口說了句殺了吧,你女兒心口就被尖刀貫穿......”
其實現在她認不認都已經并不重要的,畢竟,所有的事實已經證明了她就是孫柔的女兒。
只是若她身上流著容稟的血,而先帝跟蕭恒皆是承宗皇帝的親子,那她與蕭清朗之間豈不是......
就在眾人驚訝之時,許楚忽然對著皇帝行禮道:“臣入京本就是為了尋找爹爹許仵作的行蹤,如今爹爹已經找到,此間事了,所以臣懇請皇上準許臣辭官歸鄉。”
她說的聲音清淺,卻擲地有聲毫無遲疑,落在蕭清朗耳中猶如晴天霹靂。
他本就還未消化自家小楚是容稟女兒的事情,轉頭就聽到了她欲要抽身離開的請求,怎么能叫他心緒安穩?
蕭清朗剛要說話,就聽的皇帝語氣鄭重道:“朕準了,稍后朕會讓劉公公親自將賞賜送到你府上。既然你去意已決,那朕便不多留的,明日你便自行歸鄉吧。”
皇帝說罷,就擰眉看向蕭清朗道:“大理寺丞許楚在宮中遭遇刺殺,重傷不治,追封為一品仵作,記入大周吏部官籍。靖安王因悲痛欲絕身體不適,特準在府上修養,身體轉好之前無需上朝。另外,朕感念靖安王與其感情深厚,特追封其為靖安王妃,入皇家玉牒。”
“劉德明,送蒼巖縣民女許楚及其父離宮。”
此時的皇帝,再無曾經對蕭清朗跟許楚的和顏悅色了。難得的一次,他面對自家三弟跟三弟心愛的女子如此厲色,甚至不給她們任何開口的機會。
“民女多謝皇上......”許楚絲毫不理會蕭清朗,就在起身后徑直轉身離開。就連他抓住自己的衣袖之時,她也只是伸手將那一直給自己溫暖的手推開。“王爺,就此別過,從此各自安好江湖不見......民女自此預祝王爺前程似錦,與柳蕓姑娘雙宿雙飛......”
她不敢看那雙溫潤的眼眸,只能仰著頭迫的自己的說出一連串狠心的話。就好似,說了這些話之后,他們就能再無糾葛,他們就能再無牽掛。
蕭清朗緊緊盯著許楚的背影,所有的優雅與矜貴全然不顧,他抬腿欲要追上那個讓他魂牽夢繞的身影。
可還不等他有所動作,皇帝就已經冷聲呵斥道:“還不將靖安王攔下!”
樓安與唐喬正驟然驚醒,趕忙攔住蕭清朗的去路。
許楚踏出御書房的時候,一束光線恰落入眼中,刺的她眼睛腫脹疼痛,最后連眼淚都落了下來。她慘笑一聲,看向身旁沉默著的許仵作說道:“爹爹,許是最近在驗尸房呆的多了,女兒的眼睛都難受了。”
許仵作看著她眼底的氤氳,嘆口氣說道:“走吧。”
此時他知道孫家后繼有人,就已經知足了。依著他如今的身份,當今未曾追究罪責已經算是幸事了,他有怎還會奢望留在京城繼承家業呢?
而自家小楚......他嘆口氣,心道當真是造化弄人。當初,他只以為她與蕭清朗當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卻沒想到結局竟然會如此弄人。
許楚看著頭頂的萬里碧空,深深吐出一口濁氣,強笑著道:“走吧。”
父女二人身影寂寥,相互扶持著離開了這充滿了陰謀的地方。那碧瓦朱甍、層樓疊榭跟萬里紅墻宮門漸漸消失,而許仵作跟許楚也漸漸消失在偌大京城的叫賣聲中。
后來皇帝是如何處置的肅王容稟,又是如何了結的三皇子被殺跟柳蕓受奸污之事,她也不得而知。或者說,就算知道也不會再上心了。
她并非睿智之人,卻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強求。就比如感情,又或者血緣。
許楚不怕揭露皇家丑聞,可卻不愿成為丑聞的主角。
皇帝能不因她的出身而追究,就證明他不會問罪蕭清朗,知道這一點也就足夠了。余下的,便不是她能管的了。
等蕭明珠得了許楚被刺殺重傷不治的消息后,并不相信,她連夜趕到許府的時候,許楚已經整日未歸了。便是有蕭清朗派來的下人對許楚的去向也是一問三不知。
而她再見自家三叔的時候,素來卓越清雅的三叔卻十分頹廢,仿佛整個人都失去了生機一般。她當即心中一痛,就不敢再追問許楚的事情。
她心里難受,自然也就不會給花無病好臉色看。也虧得她并不知道花無病的所作所為,否則怕會更會惱怒。
如今的蕭明珠,也算經歷了生離死別,就好像一夜之間成熟了許多似的。她去了三法司,尋了許楚所有的手札仔細研讀,每每獨自一人的時候都會呢喃一聲“楚姐姐”......
其實她想說,她還是喜歡叫她三嬸,只可惜都還未來得及。
時光飛逝,經年之后,靖安王鐵面之名比之從前更甚。玉面閻羅,徹底成為了震懾歪門邪道的代名詞。而柳蕓則依舊被關在內廷,有人說她瘋了,有人說她招供了只可惜靖安王已經不在意那份供詞了。至于到底如何,也只是眾說紛紜并無定論。
不過世人卻知道,當年太后并未過壽,聽聞是因為靖安王妃許楚舍己救了她,使得她開始日夜禮佛為許王妃早日得了極樂。不過真相到底是什么,卻也沒人探究。
不過半年,皇帝嚴懲了許多奸商,并將所繳獲的贓銀用以民生,減免賦稅讓世人皆能安居樂業老有所養。此后,大周朝一直國泰民安,再為出過謀逆大案。至于許楚曾經揭露的錦州城一案,變成了三法司乃至大周的傳奇故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