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拜謁-《續唐之路》
第(1/3)頁
年輕男子手中拿著自己這些年苦思冥想、費盡心思遣詞造句而得來的詩稿,腳步匆忙地走在洛陽城的街道上。
他前些天從到訪的朋友那里得知自己心幕已久的李太白大詩人已經離開長安,來到了洛陽城內。
這個意外的消息怎不讓他喜出望外,雖然不知道已經名揚天下的李大仙人,對自己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持何態度。
但在激動和忐忑交織的情緒中,他依然整理好詩稿,準備前來拜見李白了。
這位還散發著輕狂和稚嫩的年輕人,就是被后世所熟知的,詩文里蘊含著沉郁感情和家國情懷的大詩人杜甫,當然現在他還只是一個三十歲余、僅在當地小有名氣的布衣之士。
杜甫出生在河南鞏縣,祖上也不乏赫赫有名之人,其十三世祖杜預是西晉看到過功臣、名將,祖父杜審言更是著名詩人,官至修文館直學士,他的父親杜閑生前也曾任兗州司馬、奉天令等職,稱他一句官宦子弟毫不為過。
他的岳父是時任司農少卿的楊怡,因欣賞杜甫的才華,將自己十九歲的女兒嫁給了杜甫,此時杜甫已經二十九歲。
用后世眼光來看,雖然說“老牛吃嫩草”有點不妥,但在杜甫腦袋上掛一個“剩男”成功逆襲的名頭絕對是沒跑了。
雖然司農少卿只是從四品下的官職,但架不住這是掌管大唐重要財政機構的實權吶,因此杜甫此時的經濟狀況當然不成問題,更何況他的父親去世后,也留給他了一份令別人艷羨的家業。
雖然不能稱家財萬貫,但用來喝喝花酒、找失足少女談談理想還是足夠足夠的。
他早就聽說李白喜歡喝酒,因此要想成功的接近李白,杜甫準備從這一點兒上進行突破。
東都洛陽,距離大唐國都長安城,按唐朝度量計算近八百里路,如果使用快馬傳送加急文書的話,一日即可抵達。
雖然平常百姓享受不到如此待遇,但兩地消息傳遞還是比較靈通的,因此在李白還未來到洛陽城的時候,關于他的傳聞在洛陽城已經被傳得婦孺皆知了。
有人說李白不僅是千杯不醉的酒仙,更是劍術高超的頂級高手,“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瞧瞧人家的詩句,這身手簡直就是高山仰止、不可逾越的存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