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正文 093 斬殺六賊-《崛起神話時代》


    第(2/3)頁

    朱天鵬當(dāng)年學(xué)的是考古,去一些古墓考察時都會經(jīng)常看到地宮的甬道邊的浮雕刻畫著衣服、水果、琵琶等象征著眼耳鼻舌身的五欲供,這其實都是佛門思想在普羅大眾中的滲透,和六賊沒有什么區(qū)別,只不過是少了其中的“意”而已。

    那猴子經(jīng)過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定心猿,再次從五行山下解脫出來,完成了一次蛻變,是一次升華,完成了由妖到人的關(guān)鍵性轉(zhuǎn)變,從此,孫悟空再也沒有了追求高官的欲望——要玉皇大帝將位置讓給他;不再追求長生不老——到幽冥界銷毀了生死簿。此時他的心已經(jīng)是清凈的,沒有了任何個人欲望。

    所以,想明白在這些,當(dāng)喜、怒、愛、思、欲、憂生起時,六賊入侵時,自然就會被本心的空性掃除得一干二凈。因此,對這六個毛賊,猴子毫不留情,一個個盡皆“打死”。

    朱天鵬是時候才反應(yīng)過來的,除了暗贊這猴子機(jī)靈之外,也明白,對方打死六賊,其實是在向暗中的那些佛門大能表示,從此去除雜念,六根徹底清凈,這其實就是在表明“心性修持”從“有心追求”達(dá)到“一心悟空”的狀態(tài)。

    不過,猴子雖然領(lǐng)悟了佛門的意圖,出手打死了六個毛賊,為唐僧的西行掃除了障礙,但那唐玄奘還沒修煉到這一步,怪怨猴子打死了六賊,手段太殘忍,做不得和尚,罵道:“我這出家人,寧死決不敢行兇。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卻殺了他六人,如何理說?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說不過去。”

    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氣。他見三藏只管緒緒叨叨,按不住心頭火發(fā),使一個性子,將身一縱,呼的一聲,回東而去,來到東洋大海的龍宮,向龍王討杯茶喝。

    玄奘心中郁悶,低著頭走路,朱天鵬也是有所感悟,他雖然掌握了許多先機(jī),但也因為這些先機(jī)有了眾多的桎梏,不能像猴子那樣靈活的領(lǐng)悟真諦,此時略有所感,開始用心感悟起當(dāng)年烏巢禪師傳授的歡喜禪。佛門的修煉重于修心,先修心然后才有修身,這與道教推崇的性命雙修有著很大的不同。朱天鵬原本是不理解這些的,但猴子的修行過程,更是具象化的表現(xiàn)了一個佛教弟子修心的過程,給了他很多的啟迪。

    事實上,猴子的修煉從一開始就是按照佛門的方式來的,他隨菩提祖師修煉的地方叫“斜月三星洞,靈臺方寸間”,光是看著名稱,便已經(jīng)暗示了“修心”這一重要的佛教理念。而修心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破執(zhí)”,即貪嗔癡,這與道教的斬去三尸有著相似的意思。其中貪指的是貪欲,對財富和物質(zhì)、食色等的極端追求的欲望。嗔指的是對貪欲不能滿足時所產(chǎn)生的厭惡、嫉妒、憎恨等感情。癡指的是愚蠢、不明事理、善惡不分等等。這三關(guān)是佛教修行最基礎(chǔ)的關(guān)卡,從猴子離開五行山跟唐僧取經(jīng)開始,他有三次被迫離開唐僧,這三次正好對應(yīng)了孫悟空破“三毒”,過三關(guān)的修行。

    朱天鵬想著這些,同時也明白過來,猴子打殺那六賊,不但是明志,更是將佛門三毒中的貪徹底扼殺,完成了這個戒除貪毒的過程后,曾經(jīng)不可一世桀驁不馴的齊天大圣便是成了孫行者,他的心從此變不再是妖心,而是佛心。

    而作為對比,此時的玄奘雖然佛法高深,但畢竟只是凡夫俗子,他對猴子行為的不滿,雖然在表面上是慈悲為懷的體現(xiàn),但卻是濫施慈悲,仍舊是凡心,這是他在修心上比不上猴子的地方。

    朱天鵬記得原著中跟猴子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他這個二師兄了,從這一點(diǎn)上講,他和玄奘一樣,都需要向猴子學(xué)習(xí),不過他并非打算要真的遁入佛門,卻是從未有過要改變什么的打算,只是這個過程對他來說,也是一場極好的修心過程,他未必需要戒除三毒,而是要加強(qiáng)對于這些東西的掌控,做到靈魂意志上的真正超然,追求的是先天衍生出來的無上大道。

    不知不覺中,天色已經(jīng)暗了下來,玄奘想著前路艱辛,前途未卜之狀,不由的有些孤孤零零,悲戚不已,忍不住對朱天鵬傾訴道“那猢猻,這等不受教誨!就是我有錯,他身為我的弟子,難道就不能忍受片刻?我但說他幾句,他怎么就無影無蹤,徑自返回那什么花果山了,罷、罷、罷,許是我命里不該招徒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