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七十六章 教育(一)-《重生東漢末年》


    第(1/3)頁

    自從今日郭斌帶著戲志才與荀彧二人踏入研究室,司馬徽便曉得他又要有大動作了。

    戲志才是最早便追隨郭斌的謀士,可以說見證了郭斌一步一步從一文不名的窮小子變為如今叱咤風云的官場紅人的全過程,也是郭斌最為看重的左膀右臂。而荀彧,拜入郭斌幕中雖不是最早的,較之徐庶甚至都要晚了許久,卻也極得郭斌的敬重。

    荀彧為人正直,卻又絕非不明世事、初出茅廬的愣頭青,穎陰荀氏一族嫡子的身份使得他非但接受了這個時代最頂尖的教育培養,具有極高的智商,同時大家族中生活的經歷也使得他看慣了人情世故。再加上荀家豪門巨富,荀彧學問做得又好,因此在家族中地位極高,斷不必為了吃穿費力費心,再加上自幼所接受的教育,更是使得他于金錢上看得極淡。所謂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荀彧的高傲是刻在骨子里的,尋常人等豈能入得他的眼中?

    當然,荀彧所謂的高傲,并從未曾表現在臉上或是行動中,與戲志才的平易近人、放浪不羈完全不同。他與人交談雖從來都是和顏悅色,也從不見如何疾言厲色地訓斥下屬,可大家卻大都怕他怕得不行,便是張飛這個粗坯,在荀彧面前也從來都是恭恭敬敬,循規蹈矩,連說話都會斯文許多。郭斌手下各色人等的檔案、資料,全都掌握在荀彧手中,他的作用便相當于后世所謂的組織部長,可謂位高權重。

    戲志才和荀彧,與徐庶一同被稱為郭斌手下三大文臣,都是日理萬機的重臣。這幾個人每天都忙得不行不行的,如今郭斌竟帶著其中兩位一同前來,司馬徽又豈會想不到又要有大動作了?當下他哼了一聲,道:“這些學子所學有限,當還是以學業為重,若是都將他們一股腦兒地塞到官場上,怕是要耽誤了學業。”

    對于郭斌這個弟子,司馬徽自然是極喜愛的,可是有一點卻頗為腹誹。為了加強對治下的掌控力度,郭斌常常會將正在就學的優秀學子挑選出來任為吏員或從事,這誠然使得整個陽翟縣被郭斌牢牢掌控,在司馬徽看來卻也耽誤了他們的學業。只是儒家素來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從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一躍成為吃公家飯的吏員,對于出身貧室寒門的普通學子來說,那是無異于鯉魚躍龍門的大出息,司馬徽卻也不便攔著。不過雖是如此,卻總免不了對郭斌這一急功近利的做法頗有微詞。

    郭斌道:“先生所言甚是。不過,此次斌所想,是要將他們派遣下去,支援各縣的教育事業。”

    司馬徽聽了,雙目一亮,道:“哦?怎么個支援法?”

    與大多數為人師者一樣,對于傳播學問,司馬徽有著一種莫名的執著和熱情。所謂傳道、授業、解惑,儒家從來便是對傳播自己的學說有著極高熱情的,孔子的思想中,教育思想便是極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如今既然聽說郭斌要支援各縣教育事業,司馬徽自然極是上心。

    郭斌道:“所謂教學相長。我的想法是先生在陽翟縣學之中簡拔學問優異,德行高致之人,赴各縣教授新學。”

    司馬徽沉吟道:“潛陽的意思是,重開潁川郡中的學校庠序?”

    所謂“學校庠序”,指的是自郡以下地方的官學體系。漢代的教育制度,分為官學與私學,官學指的是官府創辦的學習場所,而私學則多是各地豪門大族自主創辦的族學。漢代的官學分為中央和地方兩種,地方的官學起于漢景帝末年,當時的蜀郡太守文翁欲移風易俗,推行教化,便先從郡吏中選派聰慧者十余人到長安,就學于博士,這可謂最早的委托培養措施。數年后,這些人學成歸來。于是文翁在成都立學,招收屬縣子弟入學,學成者都給予重用,或推薦到朝廷作官,蜀郡從此學風大盛。

    相對來說,中央官學的出現則要晚了不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