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夫君去了書院,民女便跟著去了書院幫忙照料生活。” “夫君有很多同窗,夫君說同窗們有些條件都不是很好,所以讓民女拿銀子幫忙,家中只有民女刺繡補貼,夫君并沒有任何收入,但是民女一句抱怨都沒有,就拿了嫁妝補貼。” “夫君在書院中名氣極大,很多同窗好友都覺得夫君為人很是方正,更是仗義。” “殊不知,那全是民女的嫁妝。” “但是民女是心甘情愿的,那些同窗,都是極有才華的,他們的一腔熱忱,民女也希望他們能夠實現。” 李書凝娓娓道來,她倒是沒有夸大,但是也把自己的作用一一說了出來。 “夫君成了探花郎,民女很是高興,民女卻沒想到,居然還看到了一個熟人,民女在出事前一個月,碰到了自己的妹妹張靜。” “張靜當年嫁給了金知府家的小兒子,當初因為侯爺需要張靜幫忙,知府家伏法,但是妹妹卻是跟著侯爺來了京城。” “妹妹看到民女如今生活安定,又有了好夫君,便開始嫉妒,她利用她和侯爺的關系,拉攏了吳斌,所以他們決定謀害民女。” “當日出行,明明是剛下過雨,吳斌卻要民女出門,明明平時都走得好好的路,卻莫名的馬車就發了狂,民女就墜入了河中。” “民女自幼是會水的,但是即便如此,民女也是養了好幾個月,才好了起來。” “民女這才發現,原來一切都是陰謀,都是為了害是民女,民女自認對夫君盡心盡力,卻沒想到最終落得這般下場,還請陛下為民女做主。” 皇帝卻好奇問道:“既然你被害了,你又如何知道這般詳細?” “陛下,民女被害,害怕的很,深知當日情況兇險,也很不尋常,所以才會仔細調查的。陛下若是不信,大可召了吳斌和張靜,還有京城之中書院的學子們來進行對峙。” 敲了登聞鼓,而且涉及朝中官員,皇帝自然是要弄個明白的。 所以他也就把李書凝口中的人都給召了進來。 看到李書凝,吳斌的臉色微微一變。 張靜同樣有些害怕。 因為懷孕了,張靜此時身體已經有了變化,整個人都顯得有些臃腫。 在場的都是人精,便是皇帝都看到了吳斌的臉色變幻。 很顯然,這個人看到李書凝的時候,是心虛的。 不過吳斌的反應還是非常的迅速的。 他快速變幻了臉色:“娘子,你沒事啊,太好了,我一直以為你沒了,太好了。” 李書凝冷笑:“陛下,如今我的好妹妹張靜就懷有身孕,孩子正是吳斌的。” “我失蹤一個月左右,他們兩人就迫不及待的在一起了,吳斌的不少同窗可都有看到的。” 皇帝問了書院的人,書院的人也老實給與了回答。 當然了,書院的人同樣作證了,張凝當初多么的好,多么的賢惠。 如今聽張凝是狀告吳斌的,大家都很震驚。 皇帝看著吳斌,冷冷的問道:“吳檢討,你的妻子狀告你私通妻妹,謀害于她,你可有辯解的?” 吳斌看到張凝那一刻,就知道這件事情棘手了。 “陛下,微臣冤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