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八章 造勢-《躍馬大唐(合作)》
第(3/3)頁
李瑁變了臉色,李光弼言語甚是不敬,話中之意豈非是映射自己也是愚蠢之人?
李光弼也立刻意識到這一點,忙補救道:“陛下,臣的意思是,此時此刻,陛下不能去信那些傳言,現在必須上下一心,切忌心浮氣躁,更不必去管那些流言蜚語。待此戰之后,臣必將查出是誰在背后推波助瀾散布謠言。此刻臣確實無法分身去查,臣現在一門心思都在守城之事上。”
李瑁沉吟半晌,淡淡道:“你去辦事吧,朕明白了。”
李光弼感覺到李瑁情緒中的冷漠,但他此刻也確實沒法去解釋清楚這件事,他確實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守城之事上,他認為,只要能守住長安,便是最好的解釋。
十一月十六日,李光弼被李瑁召見后的第二天午后,神策軍大營中一騎快馬在城頭數萬士兵的注視之下來奔到城下。城頭弓箭手立刻彎弓搭箭對準來人,那士兵卻高舉雙手對著城頭上高聲喊叫。
“城上的人聽著,我家王大帥有一封書信呈上壽王,煩請轉交。”
城頭守將聞聽忙命弓箭手收手,但見那送信士兵彎弓搭箭,將一封掛在箭支上的信箋射上城來。那封信密封的死死的,蓋上了王源的印璽,還加了漆封。寫著壽王親啟的字樣。
守將不敢怠慢,忙拿著書信下城來趕往興慶宮中呈報。不久后,這封信便擺在南熏殿李瑁的書房的桌案上。
李瑁拿著這封信看了一眼,臉上微有慍怒之色,那信封上寫的是壽王親啟,那便是王源沒把自己當皇帝來看待了,這廝當真可惡之極。
因為擔心安全問題,信封由黃安代勞拆開,辨識無異之后,方交到李瑁手中。
李瑁展開信箋,只看了一眼,臉上便露出驚訝的表情來。
“臣王源叩請陛下圣安。”這第一句完全出乎李瑁的意料之外,王源自稱為臣,稱自己為陛下,和信封上的稱呼完全不同,不知他到底是何用意。
“臣王源叩請陛下圣安,臣有言告于陛下曰:臣出身市井之間,本為草芥之民,庸庸之輩。然受皇恩浩蕩,皇家恩典,方有寸進之榮。旦夜之間,早晚之時,臣皆捫心自問,暗自告誡自己,臣今日之所得,皆來自于皇家恩賜,臣有寸功,非臣之功,乃皇家恩賜之功。臣該竭盡全力,報效朝廷,方可報答皇恩之浩蕩,圣人之恩典。”
“呸,你便是這么報答我李唐皇族的。”李瑁惡狠狠的啐了一口,但還是繼續往下看去。
“自天寶四年以來,我大唐入多事之秋,外有強敵,內有奸佞,國祚不穩,朝堂難安。乃至于天寶八年,安祿山叛亂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