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機械化-《重生之家在東北》
第(1/3)頁
“別說,這種貼合民間的食物的視頻,如果做得能夠接地氣、有深度和底蘊,我想那也不失為是一部不錯的紀錄片。
曉陽,你是準備往這個方向搞么?”
馬曉陽說道:“對,我準備用具體人物故事串聯起講述了國內各地的美食生態,從特色美食中表現出我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深度不會太深,主要是體會美食文化的傳承和變遷。”
張昊點了點頭道:“嗯,有搞頭,不過這方面我就不在行了。藝術多出于熱愛,我對這方面談不上喜歡,也幫不到你什么。梅梅,這可要看你的了。”
美姐說道:“曉陽的意思是不是要我再幫你拉一個專業的團隊出來,做這件事兒?”
馬曉陽笑著說道:“知我者,美姐也,就是這樣的的。要我談點兒大道理,出個錢的事兒我能干,這要是具體到做某些事兒上,就要拜托專業的人才了。”
美姐也不客氣,大包大攬的說道:“放心吧,挖地三尺,美姐要給你找出一隊專業的人才出來。對了,劇組的籌備和片子的審核之類的東西,我和老張也直接給你弄好得了,你告訴我叫什么名字就行了。”
馬曉陽想了想說道:“你們也知道,我這人不喜歡到處跑,但是卻對各地的美食都情有獨鐘,我對各個地方的認知,其實是從舌頭上開始的,所以我覺得,這部片子應該叫做舎尖上的華夏。”
馬曉陽對于張昊可謂算是有再造之恩,再加上他們兩個的事兒還是馬曉陽閑著無聊撮合的,他們之間又經歷過電影‘化身’的合作,可謂算得上是感情深厚。
張昊和美姐平時也沒什么能幫得上馬曉陽的,這次馬曉陽要搞一個紀錄片求到他們,他們自然是付出了十二分的熱情幫著馬曉陽聯系這個事兒。
他們不僅抽調了自己旗下最好的戶外攝制組和外場負責人,還積極的聯系相關領域比較有見解的導演、制片人等等,就連傳統文化顧問都幫著馬曉陽找好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