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機械化-《重生之家在東北》
第(3/3)頁
回來的馬曉陽也沒閑著,他通過網絡,搞了一個包擴他在內的,和沙漠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治沙第一線現場的小平套,遠程‘攙和’這躍馬基金的沙漠開發(fā)工程。
當然這,這個工程現在還在起步階段的實驗性質,所以并沒有大規(guī)模開始折騰呢!
隨后的一段時間,馬曉陽又帶著安雅出去了兩次,還帶著安雅去了已經正式開始的躍馬基金沙漠綠化工程的施工現場和按照科幻大片中高級控制中心標準建設的控制中心。
不同于團團網絡和易支付集團搞的綠化沙漠全民植樹公益活動中志愿者們一起熱火朝天的植樹場景,躍馬基金工程現場的植樹方式常見的是使用各種的大型特制的沙漠中使用的特種機械設備。
這些特種設備都是由東北虎集團受到躍馬基金委托研制的,有利用秸稈固沙的機械、挖坑和植樹一體的機械等等機械,這些機械由攝像頭和車載電腦連接起來,與控制中心相連接,組成為一個大型的物聯網絡工程施工體系。
后方的控制中心通過無人機和現場的植樹機械等攜帶的攝像頭監(jiān)控整個植樹過程,再和樹苗培育基地和治沙科研中心的數據結合起來,加上天氣、氣候等信息,打造科技化、機械化沙漠植樹工程。
這個龐大的機械化物聯網沙漠植樹工程,是馬曉陽力排眾議,全力打造出來的。雖然它在初期會大大提升植樹工作的成本,但從長遠來看,依靠人工為主的植樹工作是一定比不上這種聯網式機械化作業(yè)的。
總控制中心給馬曉陽的計劃書中,提到因為樹苗和配合的限制,整個項目第一年一共能在相應的規(guī)劃地區(qū)種植梭梭樹、檸條、沙棘、沙柳共計三千萬棵左右。
等到了第二年,隨著現在已經展開的工程機械操作工人的培訓的完成,還有之前的幾個大型樹苗培育基地的投產,預計明年一年就能種植樹苗總計超過六千萬棵以上,第三年這個數字就將超過一個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