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心滿意足的路有貴-《春光里》
第(2/3)頁
金全貴最終帶了老婆孩子和老母親一起去了河間府。一到地方,果然有個收拾好的院子給他住,正屋廂房外加廚房倉庫,總共有五六間房屋,雖然家具陳設都簡單,但勝在地方大,又通風。他牢記著莊頭是他姐夫與外甥女婿熟人這一點,滿臉帶笑地奉承著,打聽得自己的差事只是看著莊戶種地栽花,且田地又不算大,便覺得自己占了便宜。
陸仁義奉了岳母與妻子的兩道命令送他到達。見他非常滿意,只是笑了笑,自去找木管事夫妻吃了頓酒,密議一番,又借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趕回京城了。到了路媽媽跟前,自然是說金全貴如何高興如何滿意,住的地方如何舒適,工作內容如何輕松之類的,路媽媽便徹底放下了心。至于陸仁義回家后跟妻子如何說,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春瑛一連幾日到姐姐家里陪小外甥玩,心情都非常好。
解決了舅舅家的麻煩,父親這邊的差事也有了模樣。
路有貴為東府采買四少爺娶親所需的部分物事,自打開門紅后,便越做越順手,那一百五十匹料子,以及帳幔簾子、桌圍椅搭等一應陳設并丫頭媳婦子們在正日子當天所戴的絹花喜佩等物,不到一個月,便都辦妥了。二太太高興之余,除了將貨款盡數結清,還額外賞了銀子,并叫他到了日子便帶上一家大小過來吃喜酒。
路有貴心中正興奮,聽徐總管說起喜宴上的廚子還未找到,家里用慣的人,做大席面又總差了幾分火候,想起自己也認得京城的幾家大酒樓,頗有些意動。但低頭細心一想,又覺得自己已攬了幾樁差事去,若是再毛遂自薦,為東府找廚子,少不得要沾手廚房菜蔬魚肉的采買,那就未免太霸道了。廚房的差事,向來是采買上的大宗,若是自己攬了,也許東府的主人們和自己兩家都能得利,但得罪的人就多了去了。他雖不再執役東府,也沒必要結太多仇家。便沒吭聲,只是請徐總管吃酒道謝時,略提了幾家頗有盛名的酒樓,又順道點了點各家的優缺點以及價錢高低,便換了話題。
徐總管是個有心人,聽了他的話,哪有不留心的?便派了親信的小廝去那幾家酒樓打聽,果然都有做廚子外派的生意,而且各有各的拿手絕活,價錢豐儉由人。京中差不多的官宦人家,家中擺宴時,也多有雇傭他們去的。于是他便稟報了二太太,最后選定了一家手藝好、價位中等、掌柜又懂規矩的,說定的價錢讓主仆二人都十分滿意。那掌柜既然懂規矩,自然也知道這大戶人家廚房里的習俗,不但對東府的廚子畢恭畢敬,手頭上也松,有些事就睜只眼閉只眼了,結果皆大歡喜。東府中無論是主是仆,都覺得他甚有眼色、禮數周全,便暗暗記下,打算以后再有宴席時,仍舊找他。
一連幾件煩心事,都在路有貴的幫助下解決了。二太太與徐總管夫妻都深深后悔著,把這么一個能干人給放了出去。不過二太太倒是沒糾結多久,便讓徐總管去問路有貴,愿不愿意回東府做事,幫忙管一兩個鋪子,按年領工錢,底數是五十兩,每月按店鋪利潤多少,再有獎金,到了年底,又有分紅,還可以帶著家眷住進店鋪后面的宅子。
這條件在京城大戶人家里,已經算是相當優厚了。路有貴頗心動了一小會兒,還好他心意早定,只猶豫了一下子,便跟徐總管說:“我這腿不大好使喚,如今天氣暖和,才沒覺得有什么,可到了陰雨天氣,或是秋冬季節,腿就疼得不行。若不是為了這個,女婿接我們夫妻出去時,我是斷不會點頭的。如今也只能趁天氣好時出來走動,偶爾替老爺太太跑個腿還是可以的,但若正經領差,定要耽誤正事!反倒不好了。”
徐總管記起當初路有貴出府時,他女婿和春瑛的確都提過“腿風”這個問題,也有些無奈。他見過患了腿風的人,犯病時的確行走不便,對于執掌一店事務的掌柜來說,實在麻煩得很。他只得把這話照樣上報二太太,二太太也只能嘆息一聲,不再提起這件事了,只是讓徐總管記得以后要找人辦事時,可以去找路有貴試試。
路有貴這回前后一共賺了過百兩銀子,又回絕了東府的招攬卻沒招來他們的埋怨,十分心滿意足。為了慶祝,他專程給家里每個人都帶了禮物,連大女兒一家都沒例外。
春瑛手里拿著一對白玉鐲子,對著夕陽看了又看,回頭對父親笑道:“爹,你可真舍得,這玩意兒少說也值十兩銀子,太貴了吧?娘和姐姐的禮物都沒這么貴。”
“這有什么?”路有貴躺在院中的長椅上,舒服地伸直了雙腿,“這是給你做嫁妝的,好生收著,將來進了胡家的門,戴出去才不會失禮。我早有心要給你置辦幾樣好首飾,只是沒碰上。”
路媽媽則美滋滋地對著鏡子照頭上的金簪,瞥了一眼過來:“銀子總是要花的,買幾樣首飾放在家里,又不會虧本。照我說,與其讓你爹拿出去做生意,還不如換成首飾我們戴呢!”
春瑛不由得失笑:“娘,話不是這么說的,做生意能賺更多的錢,首飾……雖然可以保值,但不能吃又不能穿,還不如留著銀子做本錢呢。”說罷將鐲子放回自己房間的首飾盒,重新搬了張小板凳,坐在父親身邊,小聲問:“爹,我仔細算了算,其實你賺的錢已經差不多夠開一家小店了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