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發家第一步-《春光里》
第(2/3)頁
李敘妻子忙道:“既如此,我索性跟你一起回去!東府里,無論是你的叔祖母還是你嬸娘,你都不好跟她們直接說話,我們女人卻沒這個忌諱。”
夫妻倆便就此收拾起來,還沒忘送春瑛一份謝禮。春瑛卻有些沮喪:為什么兩口子都要走呢?留一個也好呀……這下胡飛的莊子怎么辦?!
過了七八天,李敬已經采買到足夠的貨物,運上了船,行李也都備好了,如今只等人齊,就能開拔回京。
可是。路有貴還沒回來。
春瑛有些著急了,江南再好,也是陌生地方,指不定有什么宵小之輩盯上了父親,萬一有個好歹可怎么辦?
幸好,路有貴在第十天趕了回來,還帶著一百多匹各色綢緞,外加兩百匹松江布,其他的諸如嘉興產的素綢、花綢、綾地花綢、輕光王店綢、濮綢,湖州產的直紗、花紗、夾織紗、包頭紗,還有蘇州本地產的花羅、素羅、刀羅、河西羅、秋羅等等,甚至還有四匹妝花緞,林林總總,裝了有五六車。
春瑛看得眼都直了,悄悄拉過父親:“怎么這樣多?難不成你把銀子都花光了?”可就算花光了,也未必能把這么多料子買下來吧?
路有貴沒說什么,只是道:“只是恰好遇上了。”
直到回到自己的房間,他才對春瑛道:“我在周邊逛了一圈,果然見到幾家牙行,專做這絲綢布料的生意,跟我在京中做的差不多,只是他們本錢大些,要的料子也多。我原在松江販了一批上好的標布,船才離了松江不久,中午在一個小鎮上吃飯,吃完就有人來找我談買布的事了。我見他出的價不低,二話不說就全部賣給了他,立刻回松江,又販了一批。后來買了綢緞,也是這么做,結果這幾天里,我就賺下幾十兩銀子了。因是在江南轉的手,價錢不如京里高,我便索性多買了一些,運回京去,賣給各大綢緞鋪,光是木家小子的店,就能收去一半!這回來江南,果然是來對了!”
春瑛聽得高興,忙道:“照這么說,江南果然比京里容易討生活!”
路有貴點點頭,眉間也有幾分得意,但又帶了幾分不甘心:“可惜了……你可記得伍笛這個人?”
春瑛點點頭:“江南的布商,長得黑黑的,是不是?他家好像就是在松江一帶。”
“沒錯。我偶爾遇上了他,才知道他父親病了幾年,熬不住,已于上月末去了,臨終前吩咐他回宣城繼承祖業。因此他這幾日正尋人接手他的鋪子和貨物。他賣得急,價錢也壓得低,總共二三萬匹布,都是飛花、尤敦一等的,算起來居然只要八分銀子一匹!”
春瑛吃了一驚,心中一算,叫道:“那爹還等什么?!為何不快買下來?!哪怕是幾百匹也好!若仍舊是這個價錢,我們每匹都能凈賺七八分銀子呢!哪里找這么好的買賣?!幾乎算是半價了!”
路有貴無奈地嘆了口氣:“本來,哪怕是量少些價高些,也是極劃算的,偏偏這些布如今在別處倉房里放著,要等運過來,少說也要三四天功夫。我想著這里說不定急著要走了,自己的本錢又不多,方才忍痛棄了。”
春瑛咬咬唇:“爹手頭的銀子,夠買下多少?”
“不過是幾百匹,因是布,不比綢緞值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