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王家衛-《她從末世來[50年代]》
第(2/3)頁
陽臻笑容緩緩收了起來,認真地對老支書說:“無論以后我去了哪里,這里都是我的第二故鄉。”
老支書嘆著氣點頭,抬手,在他肩膀上空時頓了頓,又嘆了口氣,重重點頭,臉上露出個笑,手也沉沉地搭在了陽臻肩膀上。
“這事要不是你跟我說,我也沒想到這方面。上面那些個彎彎繞繞的,我也不懂,既然你跟韓老師提出來了,那你們就放手去做,有什么需要的盡管來找我。”
韓江腦袋里的疑惑更多了,只眼睜睜看著老支書跟陽臻似乎商量妥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等到他們倆從院子里進了屋,韓江迫不及待地問陽臻:“老陽,你剛才故作神秘地,到底跟老支書說了啥?”
原本韓江還擔心老支書不會答應讓他們搬去暫定的知青點呢,咋滴一下子就答應了?
陽臻得意一笑,朝韓江勾勾手指頭。
韓江哈巴狗一樣趕緊把耳朵湊過去。
只聽陽臻輕生說:“我騙老支書說,王家衛是……”
這邊,韓江聽得咂舌,直沖陽臻翹大拇指。
而院子里,老支書抽著剛才陽臻給遞的土卷煙,瞇著眼也在琢磨陽臻說的話。
陽臻說前次他就接到家里來的信,說是最近會有批知青過來,其中有個王家小子,外祖是海南省的,于是就用了海南省的戶籍插隊做了知青,要分配到大崗屯來。
如今別看華夏國內一片發展的繁榮,可政&治上卻有不少爭斗。
陽臻的爺爺跟父親小叔等都是京官,深諳其中的暗流涌動。
前兩年發現勢頭不對,就找了由頭,把陽臻給安插到了下面。
去年,陽臻的堂弟也被安插著離開了首都,去往蜀地,今年,他堂妹也離開了首都。
而陽臻的父親小叔,更是尋機陸續找了外放的機會,離開了首都蟄伏起來。
這么干的不僅僅是他們陽家,也有別人也這么干,為的就是保全家里小一輩,為自己家留下一條退路。
所以說,陽臻跟老支書說的是真話,跟韓江說的才是騙他的。
倒不是陽臻有意隱瞞,而是這事牽扯得越多,越麻煩。
再加上韓江這個人性子耿直,有時候說話不經過大腦,陽臻也怕他知道后,啥時候就在外面說漏嘴了。
因著說是騙了老支書,陽臻讓他甭再提這件事,免得讓老支書知道了。
韓江也點頭答應了,表示一定會注意。
很多歷史大事件,普通人只看見了它的出現,卻看不見它出現前就會顯露出來的征兆。
這是內部信息的差異問題,也是政&治敏&感度的不足。
第二天,還沒等王家衛拿前面兩個知青都能住在支書家這事兒來噎人,陽臻跟韓江就麻溜地拎著包袱也跑去了知青點。
別的不說,韓江長得濃眉大眼,性格也好爽大氣,還有點幽默感。
而陽臻,心里再多黑墨水兒,面上也是一派風光霽月斯斯文文的文化人模樣,再加上他們是早兩年的老知青,很快就融入了知青點這個大家庭。
哪怕是王家衛,也不由對陽臻產生了好感,覺得這位是他思想上的朋友,知己,絲毫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早就被陽臻給知曉了。
甚至王家衛還琢磨起如何把陽臻這個能跟他思想接軌的朋友吸收進自己的那一派里,為幾年后的大事業做出一份力。
要說大崗屯這個地方,原本并不足以引起某些人的注意力,可抵不住這兩年大崗屯出現了頗多大事,在省領導面前都算是掛了號了。
又因楊先生陳教授聯手遞交上去的一份資料,于是王家衛家里的長輩,就爭取到了這么一份差事,然后王家衛就來了。
這些個彎彎繞繞的,青梅并不知曉。
等幾天過后結束了秋獵,下山回了大崗屯,也只在家里吃了一頓飯,第二天,青梅就又跟著江紅軍一起,帶著民兵隊中秋獵隊的主干力量,這就奔赴半月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