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硝皮這手藝,對于打獵的人來說,就該是基礎(chǔ)技能,多多少少都得會一點。 青梅要學(xué),屯里最擅長這手藝的老瓢頭很樂意教,就連自己為啥能把皮子硝得最軟最亮的秘訣都毫無保留地交給了青梅。 很多手藝都講究個熟能生巧,這兩頭被狼群趕出來的流浪老狼皮子,正好夠青梅先摸索一下方向。 趙三明是不樂意讓青梅吃剩菜剩飯的,不是因為啥不健康之類的原因,畢竟對趙三明來說,吃個剩菜剩飯咋就不健康了? 純粹就是趙三明那條越發(fā)敏銳的舌頭察覺到了剩飯剩菜在第二頓加熱以后,會有味道上的變化。 當(dāng)然,有些必須經(jīng)過反復(fù)烹煮才更美味的食物肯定不能劃進(jìn)剩飯剩菜的范疇里。 雖然回來得有點晚了,對于晚飯,趙三明卻一點不想敷衍,去地窖挑選好得用的食材后,回來就一邊處理一邊做個熱湯。 冬天里,特別是在這樣的大雪天,既然有了新蒸的饅頭,那燉個胡辣湯下饅頭,絕對是最合適不過的。 這胡辣湯不是他們這嘎達(dá)的,還是趙三明去張大海家的時候吃過一回,是張大海媳婦做來款待一位遠(yuǎn)房親戚的,味道算不上多好,可生在勝在新鮮。 趙三明覺得這東西好,就學(xué)了,回來后自己摸索著改良了一番,現(xiàn)在的味道,絕對符合青梅對美食的定義——趙三明研究這些玩意兒,都是以青梅的口味偏好為標(biāo)準(zhǔn)。 至于狗子? 他有口味愛好嗎?嗨,就一小屁孩兒,隨便吃吃就得了。 做完了湯,食材也都準(zhǔn)備好了,地窖里有幾塊新鮮狼肉,可那是老狼的肉,味道不咋地,趙三明準(zhǔn)備試著拿來做肉干肉松之類的。 這天氣,吃鹿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不過有了饅頭胡辣湯,吃涮鍋肯定不搭,要烤吧也不方便,于是趙三明就直接讓狗子把鍋底的柴都撤出來,留下紅艷艷的炭火就成。 微火煸炒,肉熟了,直接撒上各種只有趙三明才分得清的粉末,最后再在鍋邊燙幾片經(jīng)過霜雪越發(fā)顯得脆甜的白菜嫩葉子,半熟的時候就分盤起鍋。 鹿肉味兒堪比烤肉,還比烤肉多了一分細(xì)致的嚼勁兒,那是被鐵鍋燙過緊縮的肉質(zhì)。 用半熟的白菜葉包兩片沾著調(diào)味粉的鹿肉,一口塞進(jìn)嘴里,嘖,就連吃過各種烤肉的青梅都忍不住給趙三明投去贊賞的一瞥。 不得不說趙三明在這方面是真有天賦,青梅又又又又……又一次地慶幸自己剛穿來的時候沒有直接把趙三明給弄死了丟到吊頂上。 正在笑著說狗子在許小魚家糗事趣事的趙三明莫名感覺背脊骨冷不丁躥上一陣涼氣。 吃完嘴里的肉,趙三明反手摸了摸后背,暗暗琢磨難道是自己虛了?嗯,鹿肉大補(bǔ),今晚就多吃一塊吧! 一直數(shù)著肉的青梅發(fā)現(xiàn)趙三明多拿了一塊,一雙黑黝黝的眼睛盯著他看了片刻。 想著這人今年表現(xiàn)得都很不錯,青梅也就收回目光,決定寬容他這一回。 要是下一回他還敢“恃寵而驕”,那就代表對方又缺少一頓社會主義毒打了。 第二天,整個屯的人都不再干活了,要忙活廚房里那些事兒的女同志們就一頭扎進(jìn)了廚房里,忙得腳后跟打后腦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