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導演特別客氣, 對他們幾人一口一個大師,葉夭都覺得自己仿佛置身于某個氣功交流大會。于是對他說:“你還是叫我伊蓮娜好了。” 在一旁的林凜插一句:“叫葉老板嘛,我們都叫她葉老板。” 導演嘿嘿一笑, “行,那就叫葉老板。” 他看林凜和葉夭站在一塊笑語晏晏,絲毫沒有因為節目組把兩人湊在一起而遷怒發火,心里終于松了一口氣, 開始暗自期待第一期播出后的收視率和討論度。 按照導演組的安排, 葉夭準備了兩道菜,一道是之前在慶云樓演示過的砍刀金絲面。這道菜拍出來好看,還有噱頭, 還是當年珍玉樓的頭牌, 既符合了節目組的要求又達到了謝三求宣傳的要求,可謂是完美。 另外那道菜,她選的是“伊蓮娜的餐廳”中很受歡迎的新式創意菜。這也是節目組要求的。葉夭明白他們的打算, 周慶春代表的是南派的淮揚菜, 馬均明代表的是北派的魯菜和京菜, 而文瀾則是傳統白案,所以他們希望葉夭所代表的是更新更時髦的菜系風格。這樣, 每一個評委身后的美食文化背景都是不一樣的,顯得更全面更專業。 葉夭雖然覺得自己一直做的都是傳統,但她也并不抗拒新潮, 在意大利的時候她也汲取了很多西餐中的特點, 做了不少創新菜。所以她沒想太多就答應了下來。 林凜和在場的工作人員一樣, 也是第一次看到葉夭展示自己的廚藝。當他們看到葉夭拎出一把笨重的大刀時,都抽了一口氣。 “臥槽!這個厲害!” 工作人員在竊竊私語。 葉夭屬于纖瘦型,手腕細巧, 但拎著那把刀鐺鐺鐺鐺的切面條的時候,卻穩得很。看上去有一種反差美。 “真酷啊!”現場的女生們眼冒星星。 被葉夭扔到一邊的小白忿忿不平的她心中抗議:“為什么不用我!明明我比這把傻不愣登的刀要更好使!” “可你沒他大呀。”葉夭也在心中回應它。 “哼,我現在靈力夠了,隨時都可以變化形狀了!要不,我現在變一下?” “別,你想嚇死別人啊!” 她在切金絲面的時候,另外幾位評委也放下手中的活兒來看。 “果然好功夫。”文瀾輕聲微笑道。 馬均明撣撣自己的廚師服,輕描淡寫的說:“基本功而已。” 周慶春呵呵笑著,卻直接懟了回去:“那你倒是找出幾個能和小葉比基本功的來。” 別人怕他馬均明,他可不怕。 怕影響到葉夭,幾人也只是在一旁小聲說話,看完后也立刻就散了。大家都是有地位的人,嘴上擠兌擠兌沒關系,面上還是要過得去的。 葉夭從家里帶了高湯過來,畢竟他們評委不用上場比賽,只是象征性的拍個宣傳片和鏡頭,不用真的當場燉個幾小時的高湯。趁著高湯上鍋的功夫,她溜達過去看看其他三位做的菜式。 既然是做拿手菜,周慶春做的依然是清燉獅子頭和文思豆腐,葉夭已經看過了,就沒再多看,轉向了另外兩位。馬均明做的是九轉大腸和蔥燒海參,是魯菜里的經典菜式;而文瀾,做的是荷花酥和龍須酥。葉夭對這個比較感興趣,多看了一會兒,只是看他揉面的行云流水就知道的確是頂級水準。 現場的工作人員估計是最慘的,需要忍受著一陣又一陣的香味侵襲,還得專心的工作。尤其是攝像師,找不同的角度來拍烹飪的過程和食物出鍋的瞬間,然后拍完后就被端走了——每個評委都需要品鑒一下其他人做的菜,還有導演和前來蹭飯的林凜。 林凜像是掉進了米缸的老鼠。等到葉夭的第二道菜做好端上來后,感覺他都已經吃撐了。吃的時候,旁邊也有攝像師一直在忠實的記錄,后期可以當做幕后花絮放送。 “這是什么?”他眼巴巴的看著葉夭手上的盤子,問道。 葉夭把盤子放下來,揭開上面的透明蓋子:“香煎銀鱈魚配陳皮汁。” 林凜和聞訊而來的另外三人一看,擺盤極美。銀鱈魚煎得表面邊緣略帶一點點的焦黃色,厚厚的一片片從小到大擺成魚的形狀,再用熬成了深琥珀色的陳皮汁點綴。這就是完全的西式擺盤法,現在很多高級中餐也采用了這種方式,越來越追求藝術性。 “你怎么也來了?”周慶春看到文瀾過來了,打趣他,“剛剛你可沒這么積極。”他指的是剛剛自己的菜出鍋時,文瀾都沒過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