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永生(源古典主義)-《惡人大明星》
第(1/3)頁
“林海文的藝術狂奔之路終于開始減速了,”bbc的評論帶著一點遺憾,一點調侃,更多的是理所當然和松了一口氣的意味。
而這時,離《父親》在巴黎蘇富比秋拍上拍出1.35億美金天價之后,已經五年了。離他畫出《黑龍潭和畫室的窗外》,已經七年。
“自從林海文意外走上了繪畫之路,這位史上從未出現過的超級天才人物,以兩三年一個飛躍的速度,近乎火箭般地飛升為當世最具權威的藝術家,不論在藝術評價還是市場認同方面,均是如此。而這一切,甚至還只是他藝術和商業王國中的一部分。
我們見過天才,卻沒有見過如此天才的天才。
而這位天才,如今終于讓我們稍稍松了一口氣,在他創造的令人嘆為觀止的源古典主義繪畫流派走入成熟期之后,林海文沒有再繼續前進。盡管他的技法越發成熟,他的作品越發讓人心神動搖,他的流派也越來越深得人心----他離自然女神已經只差那么小小半步了。
但七年過去了,他還是沒有走出這半步。
或許真的如同加斯佩·瓊斯所說,盡管這一切都超出了我們的想象,顯得那么匪夷所思,但我仍然深切的懷疑,人類,是否能夠繼續向前,林海文或許已經是離神最近的人類了,甚至他已經看見了天國。但他仍然只是一個人,并且我們永遠都不可能進入那個世界,跟神并肩而立。
不過不論如何,不論林海文是否能夠更進一步,但他創造的偉大高度,已經足以讓古典畫家們去攀登了----截至目前為止,包括兩位德高望重的頂級藝術家格哈德·里希特和加斯佩·瓊斯,也依然沒有能夠進入林海文定義的第三重境界。
這個世界上,源古典主義流派第三層,也就是處于成熟期的畫家,依然只有林海文一個。他的弟子王鵬,唐城、佩內洛普,也許是離的最近的,但也只是近而已。
格哈德·里希特說:也許十年后,也許一百年后,會有人進入其中,但也有可能,根本沒有人能夠重復林海文的神話,不論你有多么接近成功一刻----我不知道。
是的,林海文能否更進一步的區別,只在于他會不會從偉大,變得更加偉大。”
bbc的報導產生了很大回響。
這五年來,源古典主義在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成為一種既定流派,也有越來越多的青年畫家投身其中,巴黎高等美院的林海文研究中心甚至在去年成立了一個基金----“林基金”,用以從全世界范圍內遴選最具潛力的流派內青年畫家進行表彰。
對林海文畫作的研究,也漸成顯學----國內甚至有博士專門研究這一選題。
但這個領域的擎天巨峰,確實如bbc所說,讓人有些遺憾,也讓人松了一口氣。
“停留在那里的林海文,比狂奔著的他,更讓人有追逐的信心”----一位青年畫家評論說道:“盡管我們期待他開辟出更光輝廣闊的大道,但慢一點,慢一點,他還有大把的時間,而我們卻太怕時間不夠用了。”
……
黑龍潭惡人谷畫室,已經成為全球藝術的圣地之一。
黑龍潭濕地公園內,各類藝術活動也層出不窮,人們對這里的建筑、雕塑、布局統統都以藝術的眼光來要求,所以這兩年,這里建了一些新建筑,也拆掉了一下舊的,變得跟五年前不太一樣了。
唯獨惡人谷畫室,始終不曾改變。
“小朋友們,看到沒有?那里就是林海文先生的畫室了,林先生每天都在那里面進行創作活動,很少離開。”導演細聲細氣地給一幫小孩、家長介紹著。
這些小孩都是全國學習油畫的小苗子。
就像高考生拜文廟一樣,他們也來拜惡人谷,里面的就是他們心中的圣人。
“我們看到的黑龍潭,就是林先生作品里頭的黑龍潭了,大家可以從這個角度看一下,是離原作最近的一個角度。”
導游話聲剛落,家長們就紛紛掏出手機、平板,甚至還有準備充分的,拿出了彩印的《黑龍潭》來,跟自己的小孩子開始比對角度,時不時發現一個對應的景,就非常興奮地驚呼一聲。
“這里這里。”
“是這個是這個。”
接著就非常滿足地離開了。當然也會有些家長不死心,想要問問能不能有機會偶遇一下林海文。導游都會很殘酷地告訴他們----林先生有時候好幾天都不出畫室,即便出畫室也是從地下車庫直接上車離開的,外人是肯定碰不見的。
她自己當了三年導游,連林海文一面都沒見到過。
而此時黑龍潭畫室里頭,國內近兩年頗出風頭的青年雕塑家哲昇,從窗戶里頭向外瞅了瞅:“雖然這窗戶貼了膜,但還是有點讓人起毛啊,天天一幫人在外面瞅你,你也不跟管委會交涉一下?這太近了吧?”
“他們來說的時候,膽戰心驚的,可憐巴巴,我都不忍心說。”
“你不忍心?”
“不然呢?”
“沒事,呵呵。”
“話說你今天怎么又竄過來了?”林海文一臉胡子拉碴,頭發跟野人一樣,就是兩個眼睛亮的很,跟探照燈似的。
哲昇看看他:“這不是祁卉說你快瘋了么,我來送送你。”
第(1/3)頁